• 23阅读
  • 0回复

十日福州基建工地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1-11
第1版(要闻)
专栏:特写

  十日福州基建工地见闻
本报记者 张铭清
10日,是国务院通知9类项目先停工后清理的期限日。当天下午,记者驱车福州,察看了几个停建项目工地。
矗立在五四路和华林路口东南角的华林大厦已建到13层。这座由省农行投资2200多万元的办公综合大楼,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计划建20层。记者来到工地,只见已建成的十几层大楼被钢管脚手架和安全网包围着,40多米高的黄色大吊车和升降机静静地矗立着。承建这一工程的省六建的施工队伍在一个多月前已经撤离,只留下几个值班工人“看家护院”。
顺华林路西行,尽头便是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所辖西湖宾馆,进大门约20米,便见北侧已停工的会见厅工地。在几块横七竖八的木板围起来的场地上,已经浇好水泥的一层框架下面,密密麻麻地顶着模板支撑。
同行的福州市清理整顿办的老陈告诉记者,这是个“首长工程”,属于国务院通知9项中的第8项。这一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投资130万元的工程,既没有开工报告,也没有下施工任务书,所以问及会见厅的式样,老陈也不得而知。可这个工程直到1月4日还在施工。当清理整顿办的同志来检查时,工地上正忙着浇水泥,经过批评、制止,到1月5日才停止施工。
近年来,因为建设需要征用了农民的土地,市郊一些失去了土地的农民也纷纷集资进城办饭店、开旅社。农民好不容易集够了资,刚刚上马兴建,便遇上了清理整顿,只好停建缓建。记者来到广达路农民集资180万元兴建的园林饭店工地。只见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场地上,两米多高生锈的主柱钢筋一根根静静地戳在桩基承台上。围墙内侧,木料、模板井然有序地码成两座小屋。空荡荡的工地,给人以干净整齐的印象,与西湖宾馆会见厅工地的杂乱形成鲜明的对照。农民办事业,鲜有大手大脚的大少爷作风,他们那种勤俭节约的做法在停建的园林饭店工地上得到很好的体现。
福州市郊的洪山乡农民,一年前筹资建了个温泉公园。为了补亏,他们又集资600万元,准备建一座温泉旅社。打算用旅社赚的钱补公园的亏损,市府前年就批了。去年才打好地基,遇上清理整顿。温泉旅社属于缓建项目,农民叫苦不迭:“这一缓就是3年哇,公园亏损补不上不说,3年后这600万就不够建旅社了呀!”但,农民还是顾全大局,打好了地基就歇了手。
车过中山路省商业厅综合大楼工地,经省石油公司综合大楼工地,到省建行、工商行大楼工地……所到之处,凡是在清理之列的项目都已停工,市清理整顿办的同志告诉记者,在报纸上看到国务院通知后,就按通知办了。近几天,有几家要求批项目的,因为没有国务院规定的“1989年国家下达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手续,一个也没有批。元旦后,清理整顿办的同志分头到应该停缓建项目工地上检查了一遍,除个别项目外,都已停工,没停工的经批评也停下来了。全市现已停缓建168项,总投资3.48亿元,实际压缩投资达1.21亿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