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回升势头可喜 晋级道路艰难——从哈尔滨国际冰球赛看中国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1-11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回升势头可喜 晋级道路艰难
——从哈尔滨国际冰球赛看中国队
中国冰球队水平有回升的趋势。这是我国冰球运动专家在观看了哈尔滨国际冰球邀请赛之后得出的结论。
应邀参加这次比赛的苏联哈巴罗夫斯克队和美国波士顿俱乐部队相当于世界C组锦标赛中上游水平。中国队以哈尔滨星光队的名义参赛,在4场比赛中共进球12个,失球16个,平均每场净失球1个,基本反映了中国冰球队的水准。那么,中国冰球队水平有所回升表现在哪呢?
    防守能力有提高
防守一直是中国队的难题。国家队领队姜可义告诉记者,重新组建的中国冰球队将防守列为全队训练的重点,占训练总课时的70%。在第一轮比赛中,国家队之所以能以3比3逼和实力强于我队的苏联哈巴罗夫斯克队,主要是后卫队员表现出色,回防和补位比较快,盯人意识强,扼制了对手的快攻。4号孙德洪和17号王辉表现突出。前者身高1.98米,体重110多公斤,被称为冰场上的“坦克车”。前几年到我国访问比赛的联邦德国教练对他评价说,“如此高大而且动作灵活的队员,在欧美诸国的冰球队中也是少见。”王辉在场上左右奔跑,化解了许多险情。王辉盯人意识强,并不失时机地积极助攻。在中苏首场比赛我方比分落后的情况下,他距球门15米远的地方大力射门成功,被称做此次比赛最精彩的射门。另外,张振华、王福平等都有良好表现。
    拚劲十足但技术发挥不稳定
这次比赛给人们印象最深的是中国队队员拚劲十足。在比赛中,倒地救球、侧身封球、带伤病作战的场面屡见不鲜。王安福、田玉杰等老将尽管现已二十五六岁,但是在锋线上仍颇具威力,发挥队中骨干作用。
从这次比赛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其一,同苏联队的两场比赛主队表现水平判若两队,情绪大起大落,说明全队技术水平发挥不稳定,尚不是一支成熟的军旅。其二,在中苏第2轮比赛中曾有4分钟的“5打3”,但是未能抓住时机破门,表现出不善于打阵地战的弱点。据悉,今年国际冰联决定B组和C组的升降级名额由原来的两个改为一个,为我国国家队打入B组平添了不少困难。
                             梁学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