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厂长变成合作社主席以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1-11
第7版(国际)
专栏:

  厂长变成合作社主席以后
许宏治
一家连年亏损的企业在实行合作社租赁承包以后,短短几个月里便扭亏为盈,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是苏联《文学报》最近报道的关于改革取得成效的一个例证。
基洛夫州基尔辛砾石厂原先是一个“老大难”单位。厂长接连换了几位,生产任务仍然完不成,亏损达数百万卢布。
一九八八年二月,年轻的厂长阿历克赛·舍夫丘克向上级提出辞职,这使上级很为难:为这家厂物色厂长真是太难了!舍夫丘克解释辞职原因时说,他过去在磷矿工作,后来被调到砾石厂,起初当总工程师,后来厂长职位空缺,于是任命他担任厂长。但是工厂处境非常困难,几乎所有设备都破旧不堪,需要修理,基本生产部门干部奇缺,人心涣散。他认为,人们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工厂长期完不成生产计划,工资必然受影响。人们指望分到住房,结果也成泡影。舍夫丘克绞尽脑汁,想方设法提高生产,仍然无济于事。于是自叹回天乏术,只得挂冠辞职。
上级对他的辞职报告迟迟没有答复,但工厂的处境却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开始由亏损企业变成了盈利企业。这种变化发生在企业由合作社租赁以后。
一九八八年四月,成立了合作社,把工厂租赁下来,厂长变成了合作社主席。半年中,这个厂就生产砾石十一点二五万立方米,而一九八七年全年只生产八点四万立方米。
过去,工厂感到干部奇缺,而现在,干部不是不够,而是有余。干部人数只及过去的一半,便把工厂管理得井井有条。
随着生产的提高,职工收入也增加了,过去平均月工资一百五十卢布,现在是五百卢布。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职工们认为,主要是企业获得了“自由”。合作社按租赁合同规定,向国家交纳租金。除此之外,他们自己支配一切,决定一切。过去,劳动生产率如果提高了,生产定额便也跟着提高。现在,这种“威胁”没有了,职工的积极性大为提高。
有人曾经担心,实行租赁制以后,会不会助长人们的贪婪、自私心理,固定资产的保持和更新有谁来关心?生产发展的保证在哪里?
职工们的回答是:“租赁期就是保证,我们的租赁期是十年!”这样长的租赁期,使职工们增强了社会主义企业主人翁的责任心,大家想方设法提高生产。
有意思的是,提出成立合作社想法的阿历克赛·库罗舍夫,正是基尔辛砾石厂所属的“基洛夫建筑构件托拉斯”总经理。他坚信,把合作社形式用于国营企业,实行租赁,将使企业得到旧体制不能保证的自由。因此他主张该托拉斯所有下属工厂都实行合作社租赁承包制。在租赁制条件下,由选举产生的理事会来协调各企业的工作。托拉斯的“上层建筑”本身将不再需要。总经理在“自挖墙脚”。
苏联《文学报》在报道此事时指出,库罗舍夫提出的是一条具有战略意义的道路,这正是深化改革所需要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