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5阅读
  • 0回复

海马影视创作中心在京成立 一批中青年作家进军影视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1-12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海马影视创作中心在京成立
一批中青年作家进军影视界
本报北京1月11日讯 记者李力报道:以提高我国影视剧作水平为目的的海马影视创作中心今天在此间宣告成立。中心由一批目前活跃在文坛的中青年作家和剧作家组成,王朔出任第一任理事长。
中心秘书长、作家马未都向中外记者介绍说,这个中心接受广播影视部电影局在创作上的指导,同时保持和发展各自的艺术特色,争取形成真正的百花齐放的创作局面。
王朔介绍了这个中心的几个特点。中心的成员在近几年的影视文学方面是一支生力军。这支年轻的力量几乎囊括了1988年优秀影片的创作。据悉,除了王朔本人的4部影片即《顽主》、《轮回》、《大喘气》和《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外,中心成员刘毅然是《摇滚青年》的编剧,李建是《疯狂歌女》的编剧。《红高粱》的作者莫言和《便衣警察》作者海岩也“加盟”中心。
这样具有较强实力的民间创作团体,在新中国尚属首次出现。
这个中心的工作重点在于提高娱乐片的创作水平,同时加强其它片种的创作,并应约为优秀导演和优秀演员写剧本。
王朔认为,以往我国影视界里剧作家与导演、演员和其他电影专业人员之间的联系太少,这对于影视作品的生产是不利的。
这个中心今天向各位记者散发了《海马宣言》。宣言称:一个作家的艺术生命是最重要的。我们尊重并呼唤艺术追求上的摩擦和冲突。宣言对中心为何命名为“海马”作了解释:海马全身均可入药,有壮阳、健身、催产、止痛、强心等功效。如今,文学艺术正羞羞答答地左右为难,雅和俗像扯着一把锯的两只手。而我们只想说:来几两海马吧,谁缺少什么,就让它得到什么。
加盟该中心的一些知名作家,预计将对1989年的中国影坛产生不小的影响。已由各制片厂列入投拍计划或已经投拍的有刘恒的《伏羲伏羲》(张艺谋导演),《黑的雪》(谢飞导演),王朔的《玩的就是心跳》(张暖忻导演),莫言和刘毅然的《大水》(田壮壮导演)等。最高产的可能是作家傅绪文,今年将投拍由他写作的《野种》、《大阴谋》等6部影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