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厂长收到的“条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1-12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如此怪事

  厂长收到的“条子”
邓立品
在湖南省湘潭市化纤厂厂长袁志明的办公桌上,笔者看到一张某银行写给他的便条:“袁厂长,我们需油急用,请予解决。”我心里很纳闷,化纤厂只生产涤纶长丝,哪有油供应呢?
袁厂长苦笑着双手齐摇,声音也降低了八度:“快些莫问,要点油没关系,自己紧一点,也要给解决。”
“油不是有计划供应的吗?”我还不知趣。
他欲言又止,吞吞吐吐,好半天才憋出几句话来:“他们帮了我们的大忙,财神菩萨呀。”言下之意,“财神菩萨”是得罪不起的。
俄顷,袁厂长长长地叹了口气,不无遗憾地说:“虽说承包厂长有权决定一切,合同也签了,一切要按合同办事,硬得很。但太难了,由不得我,我也有些事作不了主。”这使我想起另一位厂长说的:“如今我见了条子开不得口又做不得声!”
袁厂长从抽屉里翻出厚厚一叠来自四面八方的宽的、窄的、长的、短的“条子”递给我,一边千叮咛万嘱咐:“你做好事,千千万万拜托你,切莫捅出去。你若捅出去了,你一拍屁股走了,我就下不得台。厂长当不成事小,厂子只怕会走下坡路。”我一边安慰他,一边过细地把“条子”看了一遍,真是眼界大开,增长了不少见识,原来这“条子”里面的文章,够得上一门“学问”呢。
这众多的“条子”,大约有这样几大类:一是要产品、要车、要油等;二是要安插人,有为亲属说话的,有为朋友出力的,还有要个好工种、好车间、好师傅;三是请照顾调动工作的;四是干预厂里生产经营的;五是敲竹杠或搞摊派、资助、化缘的。“条子”的作者,不外厂长的顶头上司、老领导、老朋友、亲戚、同事、战友等。他们大笔一挥,一片纸落在厂长手里,掂掂份量,不知该要付出厂长们多少时间和心血!我不知道这么多写“条子”的人设身处地为厂长们想过没有?
笔者想:这些条子,有的是权力的象征,但它并非合法权力的体现,而是一种强加于人的长官意识;有些“条子”是编织“关系网”的原料,为达个人某种目的便通过它来作“媒介”,自己不抛头露面;有的“条子”则赤裸裸地反映了某些人心灵上的污垢。一句话,它是一种货真价实的社会公害。
为私事写“条子”的同志,住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