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经济上压力沉重 娱乐片形成大潮 1988中国银幕:热闹过后感冷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1-13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经济上压力沉重 娱乐片形成大潮
1988中国银幕:热闹过后感冷清
据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郭玲春)惊险的情节和武打场面,轻曼的歌舞和喜剧色彩使1988年的中国银幕显得比往常热闹。但是在一番激烈的格斗和笑声过后,创作者和他们的观众却都感到了冷清:毕竟,这里还缺乏带动中国电影奋起的“领衔”作品。
电影局公布的一个数字说,去年生产的158部故事片中,娱乐性较强的影片占到60%以上。这个相当的数量和由此推开的一场讨论,被称为1988年一个重要的电影现象。
面对涌来的“娱乐片大潮”,我们且听听各方人士的评说。主管部门作出了分析:曾经过分强调教育功能的电影艺术,在矫枉、回复到原位的时候,尤其重视了娱乐功能,广大观众群也需要愉悦、松弛和健康的渲泄。提倡观赏性,正是“二为”方面的题中之义。对此予以关注的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陈昊苏以为,人们对影片娱乐价值的认识还“仅仅是开始”,他希望拓宽娱乐片的路子,把美的享受送给观众。
负荷过重的电影制片厂厂长承受着经济的压力,拍几部能盈利或至少不赔本的娱乐片,也是解救“危难”的一法。长影的阎敏军诉苦说,他几乎用了80%的精力去考虑全厂4700人的吃饭问题。从来不钻“钱眼”的导演于本正当上上影厂副厂长后,不得不管管帐本了。向来坚持自己风格的青年电影制片厂,现在开拍影片前也得问一问:能卖几个拷贝?有人说,电影企业家用产品争得经济效益,以求生存和发展,这也是中国电影发展的一种推动力。
从电影市场传来的消息是无情的。连着3年,武打片的票房价值居于首位,其中的15部电影每部创收达1000万元,其次是侦破片、喜剧片,而探索片、戏曲片则卖座不佳,某一部注重艺术性的影片仅仅收入1万。
一种新的迹象提请我们注意:武打与惊险片在某些地方票房行情已经“下跌”。
群众渴求娱乐,关键在于你提供什么样的娱乐。严肃的艺术家已经在思考:大众化并不等于艺术的低下,主管部门也为此而呼吁:请注重艺术的品格。
他们同时点出,工农业题材是薄弱环节,军营生活在1988年的银幕上受到冷落,因为没有完成少儿影片计划,他们是向3.8亿小观众欠了债的。
当着眼于中国电影今后发展的问题时,有人说,娱乐片的一哄而上只是短期行为,终究不能替代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合一这个长远目标,也有人说,若干年后再来评价娱乐片的功过时,将不会低估这一值得研究的电影现象。
在回顾1988年中国银幕时,还不能疏漏了一项重大成果:中国电影参加了32个国际电影节,荣膺46项奖,其中《红高粱》(去年创收最高的一部影片)、《芙蓉镇》、《人·鬼·情》获得大奖。应当肯定,电影创作仍保持着多样化格局,娱乐片虽不尽如人意,但总体上呈提高趋势。
昨天在北京结束的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对于去年电影工作的结论是:这是在痛苦中共同奋争,又是健康发展的一个年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