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1”的潜力——安徽宿县地区应用技术研究所采访札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1-13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1”的潜力
——安徽宿县地区应用技术研究所采访札记
本报记者 张振国
一兵、一将、一个单位,工作优劣、指挥好坏、管理如何?其结果是截然不同的。有的“1”,可能变成0或负1、负2。有的“1”,则可能变成2或3,乃至以一当十、当百。
在黄淮海平原南端,就有一个名叫“安徽宿县地区应用技术研究所”的国营科研单位,开始做到了以一当十、当百。
副研究员汪德荣是这个所的所长,又是所党支部书记。他既抓业务,又抓思想,引进、转让技术,优化劳动组合,近期规划,远景构想,里里外外一把手,风风雨雨一肩挑。这个所只有他一个头儿。有人说他一人能顶几十个“长”。比如说,决定一项先进技术的引进与转让,决定一位能人的录用和输出,凡无上级作梗者,一般只需天把时间,有的只需几十分钟。他说,领导者的时间投向,一定要讲效率、讲效益,本所的工资、奖金分配,一律以贡献作为考核的唯一标准,不承认无效劳动。特别是搞应用技术,没有效率,就没有你的市场份额。
“上正下不歪,上快下不慢”——这种有板有眼的高效率、快节奏,在此处处可见。所办公室的一位负责人,既管全所吃住、来宾接待,还兼任汽车司机。特别令人感动的,他还轮流值班看守大门。所办公室的一位秘书,当文书、收发,还当招待所的服务员,扫地、打开水,样样都干。他们的食堂、招待所,以及办公室、试验室内外,服务质量之佳,环境卫生之好,是很多大机关望尘莫及的。
这个所共有职工74人,科研人员占一大半。经营的业务范围有发酵、食品、化工、机械等方面技术88项,辐射地区遍布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500多个单位。由于他们搞的都是农业和乡镇企业急需的应用技术的推广和转让,所以大受欢迎。建所7年多来,未要国家一文钱,而他们撒向各地的科技“星火”,已创造产值近2亿元,为国家提供利税近4000万元。尽管他们所营业收费不高,有的还无偿服务,但近4年来,每年创收都在200万元以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