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设立基金扶持贫困村 促使经商农民种好田 靖江县以工促农以工保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1-15
第1版(要闻)
专栏:

  设立基金扶持贫困村 促使经商农民种好田
靖江县以工促农以工保农
本报讯 记者孙健、李济国报道:乡镇工业较发达的地区如何以工促农以工保农,夺取农业丰收?江苏省靖江县近几年工业连年增长,农业在不利因素制约下仍稳步发展,给人们提供了新鲜的经验。
主管农业的副县长冯国平对记者说,农业的发展仅靠国家、县里的财政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乡镇工业的发展壮大促进农业的发展,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这个县乡镇企业对农业的支持已由开始的“以工补农”、“以工建农”发展到目前的以乡镇工业出资为主体的建农基金制度。去年,全县筹集建农基金达300万元,县里用一部分资金修挖二级河道17条,解决了十几个乡的抗旱之忧。秋播之际,全县利用建农基金购买条播机325台,开墒机334台,保证秋播不误农时。
靖江县为从根本上稳定农业这个基础,从1986年开始由县属工厂(包括骨干乡镇企业)扶持工业后进的贫困村,加强村级集体力量,以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两年多时间,被扶持的村办工业,有的从无到有,有的从小到大,大都初具规模。侯河乡祖师村曾经是个工业农业落后的穷村,1986年初靖江县测绘仪器厂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这个村培养10名技术管理人员,给予1万元的投资,先后办起了食品加工厂、电器材料厂和水泥预制场,使这个村有了取财之源,去年工业总产值超过百万元。
靖江县人均仅7分地,占农村总劳力43%的农民从事工业和其他产业,许多务工农民把农业变成副业,有责任田,没责任种,有的农田甚至抛荒。为改变这种现状,珍惜利用每分土地,这个县从1987年秋播开始对务工经商农民实行了农村和企事业单位双轨考核制度。考核内容,主要按照务工农民年初签订的农副业承包合同要求进行考核,重点是粮棉生产任务,凡完不成任务的,年终兑现扣罚金额作为建农基金。对农民个体户不执行合同或完不成任务的,缓发、不换发和没收营业执照。双轨考核制度试行的结果,干部职工关心农业支持农业的多了,较好解决了明暗抛荒等突出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