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艰巨的任务——巴黎禁止化学武器国际会议之后的思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1-15
第6版(国际)
专栏:述评

  艰巨的任务
——巴黎禁止化学武器国际会议之后的思索
本报记者 张启昕
在巴黎举行的禁止化学武器国际大会之后,美国舆论界对于化学武器的关注仍然不减。《纽约时报》1月12日的一篇评论认为,巴黎大会的决定使各国政府更加关注化学武器及其扩散的问题,但在走向一项新的条约的道路上障碍不少,美苏都拥有大量化学武器,要达成禁止生产和销毁化学武器的协议,将是一件十分艰巨的任务。
禁止化学武器,本是国际社会一贯重视的重要裁军议题。多年来,有40国参加的日内瓦裁军会议一直在为缔结一项全面禁止化学武器条约而进行谈判。从谈判进程看,已经取得了明显进展,但确实还存在不少问题尚未解决,其中在很大程度上又与苏美两国的态度有关。
在巴黎国际大会前后,苏美两国的态度都发生了一些变化。苏联外长1月8日宣布,苏联将从今年开始销毁其贮存的化学武器,并称近两年来,苏联已经停止生产化学武器,要求各国都不生产。苏联还同意在任何时候对任何地点进行广泛的核查。美国军备控制和裁军署署长不久前也在报上发表文章阐述美国立场,提出禁止使用和杜绝扩散化学武器的最好办法是签订一项“真正全球性的并能有效核查的全面禁止化学武器条约”,但鉴于谈判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因而主张在当前情况下,恢复1925年日内瓦议定书的完整性,加强联合国秘书长在调查使用化学武器方面的权力。同时美国还提出今后要对违约国实行制裁,要求国际社会采取共同行动制止化学武器扩散。
从美苏的言论看,它们的立场在一些方面已经接近,但也不尽相同。
例如在销毁和停止生产化学武器上,美国欢迎苏联的最新宣布,但提出了一些保留。美国官员认为,对于过时的化学武器,美国也在销毁,苏联拥有庞大化学武库,其中一大部分是过时的,苏联并未公开说明销毁什么、销毁多少,因此这一宣布的军事价值尚不清楚。其次,美国认为,苏联长期生产化学武器,已使化学武库现代化,美国在1987年底恢复生产,也要使化学武器现代化,因此目前还不能放弃生产。在核查问题上,苏美原则上都同意现场核查,但要把这一点变为实施细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美国认为,在如何核查销毁以及如何核查保证不再生产化学武器的问题上,其复杂的程度甚至超过中导条约。如此看来,化学武器问题的谈判并不轻松,还要费些时间。
至于在一项全面禁止化学武器条约签订之前,如何对待这类武器问题,这次巴黎国际大会起到了它的作用,国际社会一致表达了履行1925年签订的禁止使用化学武器义务的愿望,推动了日内瓦的多边谈判。从美国来看,官方对会议的宣言表示满意,但也感到不尽满足,特别是在美国主张加强技术和设备出口控制以及对使用化学武器国家实行制裁方面。华盛顿本想让会议“使用更为强硬的措词”。看来,美国在这些方面,今后还会坚持自己的主张。
人们认为,巴黎国际大会虽然取得了成果,但现有的有关禁止化学武器的国际条约是很不完整的,局限性很大,而美苏两国又是拥有最大化学武库的国家,因此,如果它们不在禁止化学武器上率先行动,那么今后仍会出现困难局面。
             (本报华盛顿1月13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