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外行读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1-17
第8版(副刊)
专栏:七味书谭

  外行读书
金克木
我本来没有专行,所以读什么专门书都是外行。不过外行读书另有妙处。内行重视的,外行不懂。内行忽视的,外行倒会看得津津有味。
就说实藤惠秀的这本《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吧,当然是一本专门著作,可以使人得到精神效益。可是在我这外行看来,首先想到,怎么中国人没有写出这本书?自从容闳的《西学东渐记》以来,好像我们这个史学大国连自己的近代留学史也没写过。接着想的是,书中的丰富史料看不过来,那就“红烧头尾”,看看第一章《留学日本的原因》和最后的《附记》吧。不料看后竟会觉得,这个头尾对于外行来说竟是特别有味道。我恨不得呼唤大家都来看看这第一章,看看中国和日本差不多同时“维新”,却有多么大的不同。随后我离开了正文,眼光被第8页的一条注吸引住了。这条注讲到了吉田松阴。依我看,他是日本近代留学外国的第一名,尽管他一生足迹没出日本国土。这正好像林纡是介绍外国文学到中国的第一名,尽管他不懂外国文。世上事真是不能都以常理论的。
吉田松阴(1830—1859年)是日本幕府时代的一个武士。在1853年美国军舰用大炮敲开日本大门时,他愤怒起来要求“攘夷”。随后他登上美国船,要求去美国考察留学,犯了禁令,被捕后囚禁在本州岛南端海边。他在监禁中办起了“松下村塾”,提倡“尊王攘夷”,学习外国为的是用来对付外国。当时的“锁国”禁令森严,只许中国和荷兰书流通。因此日本人大量翻印上海出版的汉译科技书,包括法学书《万国公法》;还学荷兰的科学,称为“兰学”。吉田松阴在狱中学校里培养出来许多志士。这些人举行武装起义反抗幕府。在1859年吉田松阴终于被处死刑,还不到30岁。过了八年,1868年明治元年,幕府统治结束,日本宣布维新。松下村塾的学生参加政权。有不少著名的首相和大臣都是吉田松阴的门下。实现了“尊王”,便即致力于“攘夷”。明治元年,公布《御誓文》,创办报纸。二年,府县设立小学,改建大学。三年,设中学。五年,公布学制,实行义务教育。六年,公布征兵令。军国民教育成功,对外作战。从1894年打中国起,一直打到1941年打美国的珍珠港和英国的新加坡。直到1945年被打败了,才结束了由吉田松阴开始的近代日本史的这一段。日本人并没有鼓吹吉田松阴这个人,可是他在囚禁中创立的松下村塾还照原样保存。几年前有个美国人前往,照日本人规矩叫“参拜”,一切照一百多年前的礼节风俗。他在海边木屋檐下听着风声雨声海涛声,写了一篇游记介绍。中国人去日本的很多,不知有没有人去观光过。松下村塾是日本人精神上的神社。日本当年以此精神用于军事,成为大国。战败后以此精神用于经济,又成为大国。诀窍是他在囚禁中办学校培养未来的风云人物。他的学生掌权便首先宣布义务教育,实即强迫教育。电视剧《阿信》描绘,那时连被雇用当小保姆的阿信也得背起小娃娃去上学,否则严厉处罚她的雇主。吉田松阴的法宝是培养人。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国家。换句话说,要有什么样的国家,先得有什么样的人。
有一本《丑陋的日本人》。作者高桥敷是天文学家。他在国际地球物理年去南半球秘鲁教大学兼研究。书中自述上课不久就遭学生抵制,认为他的西班牙语讲得太坏,听不懂。他便对学生谈起,一百多年前日本人的文盲程度比秘鲁的印第安人还要严重。那时日本人几乎不懂外国语。外国老师又不讲日本话。于是学生一句一句学,有时一个词研究一星期,弄懂了,互相握手流泪。花了八年才译出一本解剖学。他们说:“以后看吧。一定要搞得不比先生的国家差。”实藤惠秀也说:日本留学生“是抱着决死的心情和志愿出国留学的”。高桥敷用日本人的故事说服了秘鲁学生,还自以为“丑陋”,说不如外国,例如秘鲁,把人当作人,有人情味。
我不懂留学,更不懂日本,但我们和东邻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好也罢,坏也罢,总该多知道人家一点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