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江副浩正与利库路特案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1-22
第7版(国际)
专栏:

  江副浩正与利库路特案件
迪文
去年,利库路特股票丑闻震动了日本政坛,其影响所及,不亚于当年的“洛克希德”案件。涉嫌此案的有76名政府要人,几乎包括自民党各派的实权人物。目前,利库路特事件正在深入调查之中。
在去年日本的新闻报道中,利库路特公司董事会前会长江副浩正是一名引人注目的人物,去年7月6日,因利库路特股票事件江副辞去了该公司董事会长职务。
江副浩正生于大阪市,现年53岁,祖父和父亲均是教育工作者。他本人也于1955年考入东京大学教育系教育心理专业,并参加了东大新闻会。1960年大学毕业后,他创办了“大学新闻广告社”,向日本全国的大学生提供就职咨询。1960年正值日本高速增长初期,各企业都处于“求人难”的状态,因此,江副利用该公司与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的新闻会订有代理合同的优势,赢得了大量的征聘广告。在该行业中几乎没有对手,业务发展相当顺利。之后,江副又把征聘广告合订成册,出版了《企业向导》、《利库路特(英语,新兵、应征者之意)指南》等。
1963年,大学新闻广告社改名为“日本利库路特中心”,生意更加兴隆。社会上甚至出现了一个新词“利库路特方式”。
1966年,该公司发行了《住宅情报周刊》,从向社会提供就业情报发展到提供综合情报。之后,又创办了妇女就业杂志,为想转换职业的妇女提供情报。1984年,该公司更名为“利库路特公司”,经营范围,扩展到市场调查,人材斡旋等事业,1985年又参与电子计算机和通讯网络业务。
今天,这家28年前仅有两名职员的小公司已发展成拥有27家子公司,年销售额达4200亿日元,从业人员9000余名的大型企业。利库路特公司在东京寸土寸金的银座有一栋大楼,其总部即设在其中。在1988年5月日本国税局发表的1987年高额纳税者名单上,江副名列第29位。
利库路特股票丑闻事发之后,人们不禁要问,该公司如此大规模地向政界要人兜售股票用意何在?有人认为利库路特公司既有用股票扫清公司经营障碍的用意,又有广交政界人士形成关系网,以期“春播秋收”之目的。例如,购买利库路特公司未上市股票的前劳动省次官加藤孝曾任职业安定局局长,在任期间,该局拟议制定的一项法令修正案中原有广告媒介有责任审查广告真伪,并向政府职业安定局申报备案的内容。如果这一新法案获得通过,那么一旦发生广告虚假或违法事件,广告媒介将受到法律制裁;如果广告媒介进行广告审查,则将增加经营成本,这将威胁到公司的生存。在这事关职业介绍业的荣枯兴衰之际,该公司积极向政界做工作。结果新法案草案根本未写入追究刊载虚假广告的媒介的条文。
此外,利库路特公司向政界人物广泛兜售未上市股票还有其战略上的意图。有人说,利库路特公司是利用就职考试前子女和家长不安心理的“不安产业”。同时,经营者也感到不安,因而总是想从“虚”向“实”转变。江副浩正认为,只有掌握不动产才是真正的实业家,实现这种转变的捷径就是土地。利库路特的子公司宇宙公司就是一家迅速发展的不动产公司。人们都知道,在日本经营土地是少不了与政治家打交道的。
日本经济评论家梶原一明认为,就像播种一样,利库路特公司向政界要人兜售股票,是期待有朝一日获得收获,给该公司带来商业机会。还有人认为,这种暴发的公司缺少牢靠的关系,因而,建立广泛的关系网就成为该公司最大的经营战略目标,而利库路特宇宙公司的股票就是广结关系网的工具。
据说,利库路特公司的这一战略似乎达到了某些目的,江副已成为日本政府税制调查委员会特别委员和文部省教育课程审议会委员。
股票丑闻暴露后,日本公众对日本的金钱政治极为不满。日本内阁的支持率已降低到35.9%。虽然根据证券法律,政界要人购买未上市的股票不属于非法活动,但是显而易见,利库路特公司向政界人物低价出售股票并非没有目的。人们认为,迄今揭露出来的问题不过是冰山的一角,舆论要求追究那些以秘书和家属名义认购此类股票的政府要员的政治和道德责任。
股票丑闻震动了日本政府,竹下首相在改组内阁后的首次内阁会议上强调说:“目前,最重要的课题是恢复国民的信赖。”今年元旦,竹下在会见记者时又表示,要把今年作为“政治改革之年”,又表示要禁止对手中有权的政治家捐款的行为,并强调要严格这方面的惩罚规则,以恢复国民对政府的信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