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韩永贤试解上古中华文明之谜 河图标明气候 洛书指示方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1-25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韩永贤试解上古中华文明之谜
 河图标明气候 洛书指示方位
新华社呼和浩特1月24日电(记者石云子)被视为中华文明之谜的“河图”“洛书”,有了科学的解释。内蒙古学者韩永贤为此发表的论文,得到北京有关专家赞许,认为它具有独创精神。世界科学史研究权威、英国李约瑟博士也称赞这一学术成果很有价值。
我国古籍有“河出图,洛出书”的记载,人们相信在遥远的古代中国已出现了图书。河图、洛书成为《周易》学术重要课题。以往学者们研究河图、洛书,都在数的概念上徘徊,从不对图的构成进行析解。于是,千百年来,这两幅由圈圈点点和线条组成的方阵图,犹如数字迷宫,神秘莫测,令人迷惑不解。
内蒙古通辽畜牧学院老教师韩永贤,长期从事物理教研工作,并孜孜不倦地钻研《周易》之学。《内蒙古社会科学》杂志刊登了他新近完成的《对河图洛书的探究》论文。韩永贤认为,河图、洛书原图均为俯视投影的平面图,其实应是立体图。他依据天圆地方说,运用近代自然科学方法,把这两幅图复原成立体透视图,并作出科学解释。他的结论是:河图实乃无文字时代的气候图,揭示了人类先有记号、后有文字,记号时代已产生数的观念,且具备透视概念和几何知识。河图作者很可能是游牧部落首领伏羲氏。洛书则为方位图,也就是上古游牧时代刻在石头上的罗盘,这表明那时天文科学已悄然萌芽。
韩永贤认为,原始氏族社会记号时代的文化科学已有相当高的水平,通过对河图、洛书的探究,可以窥见我国远古文化的一个轮廓。他认为,神话传说中的伏羲氏确有其人,而且他还是一位科技知识渊博、指导游牧渔猎的专家。韩永贤现在正进一步开展包括记号史前史、记号史、文字史、新记号史的一系列研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