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堵塞订票合同的漏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1-25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信访调查

  堵塞订票合同的漏洞
牛志广 李明虎 龚金星
近年来,我国铁路旅客列车的运输能力与运输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火车票已成为最紧俏“货”之一。随之,“倒票行业”应运而生。在一些大中城市,铁路公安部门虽不时打击票贩子,但倒卖火车票仍然是一大“公害”。本报不断收到有关这一问题的来信,为弄清票贩子车票的来源,前不久,我们在北京火车站作了一番调查。
据北京铁路公安部门介绍,去年10月至12月间,他们从乘京广线47次特快,京成线163次直快、京沪线21次特快的旅客中了解到,约有1/3的人是在北京买的高价票。从北京到广州的硬卧车票,每张票价61.9元,而到旅客手中,价低的一张180元,价高的一张240元。广交会期间,票贩子手中的一张北京至广州的硬卧车票,价格高达320元至350元。
去年下半年,北京铁路公安局民警队在北京站打击票贩子,仅在11月4日至12月4日一个月内就抓获了441人。这个数字还不包括北京铁路公安分局和北京站公安段抓获的。
票贩子手中的车票,除少部分是他们在预售处霸占窗口购出的外,大部分来自北京和中央下属机关中的某些订票合同单位。
北京花园饭店攀上北京一所大学的高枝后,真是财源茂盛。自从有了这所大学的订票合同作后盾,饭店的生意红火多了。不少旅客冲着这家饭店能订火车票的方便,纷纷前往住宿。火车票不但为饭店招徕了顾客,而且在预订车票时,一张还可收10元至30元的手续费。可惜好景不长,去年底,北京铁路公安局查处了为花园饭店提供票源的那所大学的订票员高某。这所大学由于违反了订购火车票的规定,被取消了订票合同。
还有一家饭店,因出售火车票时加收手续费,曾于1987年被取消了订票合同,饭店的生意一下萧条了。于是,他们雇佣了北京市运输公司八场的修理工魏某(他曾因倒卖火车票被公安机关处罚过)。魏与这家饭店搭上关系后,便在北京火车站整天混迹于各单位的订票员之中,渐渐地得到了部队一单位订票员的信任。部队这家单位每天有20张卧铺票额,但一般只需要四五张,去年4月这家单位的订票员与魏某商量,他订票,魏跑腿,多余火车票额归魏支配。有了订票员相助,魏很快就发迹了。雇佣魏的这家饭店的外联部专门和魏联系的一名女职工说:去年4月至7月是旅游淡季,她每天从魏的手中取走30张票,这几个月共订了3600多张车票;8至10月是旅游旺季,她每天从魏手中能拿到70多张车票,3个月共订6300多张。这9900多张火车票,都是加价以后售给住宿的旅客的。这家饭店在4至10月份付给魏的报酬达22500多元。
其实,以倒票为业而常年混迹在各单位订票员之中的人,绝不仅是魏某一个。
为了使一些单位有关人员出公差方便,自北京火车站建站以来,就开办了合同订票业务。这些合同单位只要用电话把需要购买的车票告知车站,便可拿到车票。按理,在目前火车票如此紧张的情况下,握有订票合同的单位应当珍惜手中的权利,合法使用。但有些订票合同单位却联合订票;有些订票员在私下交易;有些订票合同单位长期以来超标准收取“加价手续费”,并以此作为发奖金、谋福利的一项资金来源;有的单位则实行“特殊政策”,鼓励订票员多订票,多赚钱,多提成;还有的单位把火车票当作“交际证券”,以此作为打通关系的“礼物”,等等。
我们认为,订票合同单位应该认真堵塞本单位订购火车票中的一些漏洞,努力配合北京火车站和铁路公安部门做好工作,不让票贩子有可乘之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