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跳出旧思维的圈子——读国家统计局1989年第一号统计报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1-30
第1版(要闻)
专栏:

  跳出旧思维的圈子
——读国家统计局1989年第一号统计报告
本报记者 艾丰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因充满密密麻麻的统计数字,一般读者往往难以卒读。但读过本报1月19日二版刊登的国家统计局今年的1号统计报告之后,却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它不仅使人们对1988年我国经济状况,有个全面的、清醒的认识,而且对人们跳出旧的思维圈子有一定帮助。                   
“1988年经济形势到底是好还是不好?”相当多的人总是希望在“好”与“不好”的答案中你明确地给我一个,而“好”与“不好”在他们的思维中又有着简单化、绝对化的含义。
现在,国家统计局今年第1号统计报告(下简称1号报告)出来了。它所给的答案以“经济状况喜忧交织”为主题,这似乎会使要求明确答案的人感到失望。其实,它正是以更全面地揭示客观实际,突破那种简单化的思维。
    第一个印象:比较实在
读1号报告之后的第一个印象是:比较实在。统计数字本身给人的印象当然是实在的,这点上,它与一般的论断不同。报告对纷繁数字的归纳也是全面的,讲了成绩,讲了问题,讲了展望。这种全面性,也给人以实在的感觉。各部分的篇幅比例,也并没有按照“成绩是主要的”模式进行分配。讲问题部分甚至比讲成绩部分略长些。读后并未使人感到泄气,而是觉得对现存问题有了切实的回答,心里更踏实了。
报告没有用政策剪裁现实,而是如实地反映了现实。初看起来,似乎与现行政策有些“矛盾”。例如在“社会供求总量不平衡进一步加剧”这一段中,报告向公众提供了这样两个数字:1988年社会商品购买力为8700亿元,比上年增长27%,货源与购买力之间的差距为800亿元。1988年社会集团购买力比上年增长20.3%,同计划压缩20%相距甚远。这些数字是有尖锐性的。但它是事实,不能回避。这些数字一方面说明人民收入有了明显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治理、整顿、深化改革方针的必要性。现实和政策之间的“反差”,从某种意义上正说明这些政策的针对性。如果现实与政策完全“重合”,那么这些政策也就没有必要了。实在的报告并没有危险,恰恰反映了我们的信心,包括对群众理解力承受力的信心。
    在牢骚中要确切估计成就
有人挖苦地说,龙年最丰收的是“牢骚”还有牢骚的“结晶”——顺口溜。如果说这是政治上“活跃空气”带有畸形的反映的话,那么仅用它来判断经济形势,恐怕至少有失于浅薄了。1号报告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重要的事实:198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13694亿元,比上年增11.2%。经济增长速度不仅明显高于西方发达国家,也高于发展中国家,是世界少数几个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之一。
还要考虑到这样的背景:1988年的高速增长是在1979年以来持续高速增长之后的高速增长。国务院研究室不久前撰写的《进步与差距——我国改革10年的经济成就及国际比较》一文,提供了这样的比较:1980年至1985年,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率,世界平均为2.6%,发达国家为2.3%,美国为2.1%,加拿大为2.7%,日本为4%,发展中国家为3%,而我国为9.2%。另据世界银行1987年世界发展报告,在1980—1985年其间,在所统计的119个国家(地区)中,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仅次于博茨瓦纳,居第二位;农业增长率仅次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工业增长率居第5位;服务业增长率居第一位;投资额增长率居第二位;居民消费提高幅度占第一位。
当然,在讲较高的增长率的时候,不能忽略我们的基数比较低,也无意掩盖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在“人均”方面的落后。但是,上述数字起码可以说明:我国的经济正充满发展的活力,我们现在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是前进当中的问题。正是应该在这一点上,建立我们的基本估计和信心。
    毛病出在过热和结构上
由于物价上涨幅度过大,流通领域里的混乱现象等等问题,许多人对当前经济形势感到迷惑,甚至产生严重的疑虑。其实,关键不在承认不承认存在着困难和问题,而在于对这些困难和问题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正是在这点上,1号报告以大量的数字给了人们一个比较清晰的分析。毛病主要出在“过热”和“结构”上。
有人不解地问:你说生产发展了,那么物价为什么还上涨这么多?这里的统计数字给了答案:1988年总供给比上年增长19.3%,而总需求比上年增长22.1%,供需差率由上年的13.6%扩大到16.2%。通俗的解释,就是我们大家都看到的现象:东西比过去多了,而票子比过去更多了。“多”的东西,遇到“更多”的票子,物价自然要涨。而票子过多,则主要是由经济过热,需求过旺造成的。
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这是报告让人们更加注意的情况。
社会收入分配过于向个人倾斜,居民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由1984年的59.9%上升到1988年的62.6%,况且消费面又比较窄,集中在吃、穿、用上,常常形成抢购“几大件”。产品结构自然短时难以适应这种消费结构。还有社会分配不公平的发展。本能地倾向于高消费的人们,自然很需要了解这些情况。
报告还提供了产业结构不协调的四个主要表现:一是工业超高速增长与农业低速增长,加剧了工农业之间的不协调;二是工业内部结构出现两个不合理的倾斜,企业结构向乡村企业倾斜,工业结构向加工工业倾斜;三是农业内部粮、棉、油等基础产品生产不稳,产量下降与人口增长加快不相适应,供求矛盾突出。四是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与交通运输能力缓慢增长并行,运输紧张情况进一步加剧。尽管这些并不是新提出的问题,但报告以数字的确凿性更加鲜明地表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性,并有助于统一人们的认识。它更能使人们理解,在当前治理、整顿当中,贯彻调整精神的重要性。
    判断和宣传不能简单化
对经济形势的观察,若干年来存在着一种直线的思路:一切顺利,即为形势大好;若遇到尖锐或突出的矛盾,即为形势不妙。与此相对应,似乎宣传形势大好,即主要讲成绩;若提出和分析当前的问题,则担心造成形势不好的印象。有成绩=好,有问题=不好。这种判断和宣传恐怕都过于简单化了。
其实,好事、坏事常常是一块来的。发现问题总比对此麻木要好。一个人跑得很快,是好的一面,但他可能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这不是同时来的坏的一面吗?判断形势如何不在有无问题,甚至不在问题的尖锐程度,而在于问题和进展的关系,在于问题的性质——是“跑”得喘气,还是“病”得喘气,尽管喘不过气都难受。1号报告的最后一句话是很中肯的:“对各种宣传工作也要加以改进,把困难如实告诉人民,取得人民支持,共度难关。”
还有一点也许应该提及,改革以来,随着利益主体多元化发展,各个地区、部门、企业、个人,都有了更多的独立的利益;改革的深化又必然涉及各主体之间的利益调整。这就很自然地引起人们可能更多地从切身利益相对消长来判断形势。我们并不一般地反对这种考虑,只是建议:更好地从1号报告提供的情况中了解全局,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方向、责任和追求,更好地把局部利益同全局利益衔接起来,以坚持改革来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