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消费热中的新走向——杭州家庭电话热一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1-30
第2版(经济)
专栏:

  消费热中的新走向
——杭州家庭电话热一瞥
本报记者 高海浩
“嘿,你猜我在哪里打电话,就在家里!”元旦刚过,一位熟人通过电话向我送来新年的第一个问候。他是杭州某厂工人。
“你有办法吗?帮我在家里装个电话,1000元安装费早准备好了。”几乎就在同一天,另一位熟人向我提出新年的第一个请求。他是省级机关的普通干部。
“杭城再度掀起电话热”——当地新闻媒介发出惊叹。也有人说,家里装电话,已同彩电、房子、液化气一样热门紧俏。
又是一个“热点”!人们吃够了赶浪头的苦头,无论再添一个什么“热”,似乎都将不堪承受。而“家庭电话热”又会带来什么?
在省级某机关大院,正当领导者围绕哪一级官员可享受公费安装家庭电话颇费心思时,他们属下的普通干部早已自己掏钱,悄悄地将几十条电话线牵入了家门。一位机关干部说:家中有无电话,曾经被当作官职待遇的标志,后来又成了“万元户”的象征物。现在电话能够进入寻常百姓家,体现了社会平等和进步。
“不装电话,她就不肯结婚。局长,请您做做好事。”有些一筹莫展的青年人缠住电信局长,就差磕头作揖。结婚嫁妆要有电话机也开始成为一种时髦。有人由此担忧:这将助长已经盛行的奢侈攀比之风。
一位刚结婚的大学生谈及他迫切需要安装电话的动机时认为:结婚成家后,与父母家人各处东西,平日走动很麻烦。如果家里有部电话,不必再为一些小事挤车奔走,这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有人预言说,家庭“电话热”的出现,也许将缓解城市交通的拥挤状况。
不过,预测毕竟只是未来的事情。3年前的统计表明:瑞典的电话普及率已达89.5%,美国为86%,英国52%,日本55.5%。而中国大陆去年的统计仅有0.72%,尽管国门已经打开,但距世界依然遥远。
1988年,杭州市以其罕见的发展速度,使百人电话普及率跃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仍不过6%,并不足以令人欣喜。
缺资金,缺外汇。投资短缺乃是电信业致命的要害。
几经周折,我终于拨通了电信局长办公室的直线电话。局长说:在过去的一年中,杭州市创纪录地安装市内电话一万多户,80%属私人家庭所有,另有一万多户已交费待装。今年还要再装一万户以上,家庭自费电话比重还将提高……
这似乎是一串颇为枯燥的数字,但在它的背后,一股正在组合涌动的新“资金流”仿佛明朗起来:当经济学家担忧个人的消费投向过度狭窄、倾斜之时,成百上千万元的家庭购买力已开始退出日用消费品市场,转向资金短缺的电信业。
分流——富有意义的宏观命题和走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