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视名利淡如水 看事业重如山 ——忆张苏同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2-02
第5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视名利淡如水 看事业重如山
——忆张苏同志
刘澜涛 杨成武 宋劭文 王国权 王晓光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政法战线一位杰出领导人张苏同志,走完了他60多年革命的道路,与世长辞。党失去了一位优秀党员,我们失去了一位老战友。现对他的战斗历程作些片断回忆,谨表挚诚地怀念之情。
    (一)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在白色恐怖下从事了10年地下工作的张苏同志,随周恩来、聂荣臻等同志由西安赴华北抗日前线,随八路军在晋、察、冀交界地区开展建立抗日政权,动员人力、财力、物力支援前线的工作。
在艰苦的环境中,张苏同志奋力工作,从不计较个人生死,以顽强的革命意志和忘我的战斗精神完成党交给的艰巨任务。他是蔚县人,1937年9月,恩来同志要他随部队去蔚县任县长。尚未赶到,该县即被日寇侵占。平型关战斗结束后,他随一一五师政治部进驻阜平县城,任县长。不久,杨成武独立团解放蔚县,张苏同志又任该县县长。1937年11月,日寇再次侵占蔚县,县政府撤出,他担任了蔚县、涞源、灵丘、广灵、浑源、阳原、易县七县行政委员会主席。后来随着斗争形势的需要,又改任涞源县县长。1938年1月,他被选为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委员兼实业处长。3月上旬,日寇突袭阜平县城,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撤到五台县境。当时,冀西各县反映联系不便,边区领导决定成立冀西政治主任公署,由张苏同志兼任主任。主任公署只有五、六个工作人员,他一切工作亲自动手,事必躬亲,直至冀西成立了3个专员公署,才回边区政府工作。
张苏同志作风民主,平易近人,善于团结一道工作的同志和干部。1938年4月,边区政府成立党团,他任党团书记,同党团成员宋劭文、胡仁奎团结无间,对重大问题民主讨论,从不独断。他受中共晋察冀边区党委指示,以党团书记身份负责联系边区政府党总支的工作,使行政和党总支的工作取得很好的协调与配合。他通过胡仁奎同志做“中国国民党晋察冀联合办事处”的统一战线工作,团结了郭飞天等左派国民党人,打击了郝胜甫等国民党右派。
张苏同志的抗日活动引起了日寇的恐慌和仇视。1938年6月29日,日军蔚县警备司令官发出了所谓《劝告张希贤书》(张苏又名张希贤)。书中既对张苏劝降,又进行威胁,扬言如不投降定要抄斩全家。张苏同志毫无惧色,正气凛然,以“大中华民国抗日战士张希贤”署名写出批驳信。信中写道:“老夫傲骨天成,不为物移,度外生死,浮云富贵,但求为国捐躯,此外不暇计也。我有财产,任尔没收,我有妻室,任尔杀戮,阁下之‘苦口婆心’,但博老夫一笑耳。”表现了张苏同志坚决抗战到底的英勇气概。
    (二)
日寇的扫荡和封锁,给我们经济、财政工作造成了严重困难。1938年春到1943年春,张苏同志主管经济建设工作。他根据党中央和边区党组织关于建立边区抗日根据地的总方针、总政策,提出了边区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特别强调“生产是经济发展的决定的一环,离开了生产,就谈不到经济”。他从边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做了许多扎扎实实的组织领导工作。他布置各县积极垦荒修滩,修复了被大水冲垮的大量耕地。他组织边区人民发展饲养业,提出一人一鸡、五人一猪的号召,取得了可喜成绩。他非常重视科学技术,注意发挥专家的作用。在他的支持下,陈凤桐、祖德铭、李天俦等农业专家办起了七八处农场,推广作物杂交、合理施肥等技术。他组织动员干部群众,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办了许多小型厂矿,有力地支援了抗战。1938年2月,在阜平县金龙洞建起了金龙造纸厂。之后在平山、灵寿、唐县、行唐和宁晋县也办了造纸厂。边区人民利用稻草、麦秸制造土纸,使严重的纸荒得到缓解。1938年5月,组织从太原兵工厂撤到五台县的部分职工,成立了边区制造所。用土法炼磺、熬硝,从民间收集废铁,逐步解决了当时军队急需的手榴弹供应问题。1939年,以制革专家李彪辰为首,兴办了力生制革厂,用橡碗子制革。后来转到军区后勤部扩大生产,满足了军队的需要。他还领导边区政府实业处接办了阜平县炭灰铺煤矿、曲阳县灵山煤矿,对解决当时冀西炼铁等工业用煤起了重要作用。正如聂荣臻同志指出的:“张苏同志后来参加了边区政府的领导工作,他工作很认真,很踏实。为巩固边区抗日政权做出了贡献。”
    (三)
张苏同志一生艰苦朴素,不谋私利,廉洁奉公,身体力行,60余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为党的事业奉献自己。早在50年前,张苏同志在北平做地下工作,以教师为公开职业。他把每月85块银元薪水的绝大部分交给党组织,作为活动经费,自己只留几元钱,过着清苦的日子。全国解放后,他担任过华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法案委员会主任委员、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等职。地位高了,权力大了,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他为自己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制订了一条规定:凡为私事来者,一律回答“各有各的组织,一切由组织安排解决,不能由我找关系。”多年来,来信或上门要求安排工作,联系子女上学,欲从外地调京者,统统被拒之门外。他宁可“得罪”亲朋,决不负罪于党。张苏同志一贯反对送礼,送上门来的都一律退回。老区的人民出于对他的敬意,常来看望他,有时顺便带上一点家乡的土产:粘面、土豆、南瓜干之类,张苏同志一概拒收。有时不得已收下了,也要让秘书给乡亲们寄钱,并写信表示感谢,讲清道理。
张苏同志虽然身居高位,但克己奉公,时时处处体谅国家的困难。他从事地下工作时,中共北方局的一部秘密电台经他手隐藏在一位世交张老先生家,老先生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了党的电台。解放后,张苏念念不忘老人的功劳,时常几十元或数百元地周济他。有人建议将情况反映给北京市委,由有关部门给这位老先生补助。张苏同志只说了一句话:“不要增加国家的负担。”1985年检察机关统一着装,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领导考虑到张苏同志担任检察院的领导工作多年,准备给他也配发检察服。张苏同志说,不做检察工作了,“不要多花国家的钱”,坚持没有要。
张苏同志一生扎根和战斗于人民群众之中,时刻挂记着曾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的老区人民。三年困难时期他回到老区,站在土台子上,面对群众流着眼泪说:我们的工作没做好,对不住根据地的父老乡亲。1987年,已身患癌症的张苏同志,不顾年高体弱,还到张家口、雁北地区的2市7县,看望那里的人民,了解那里的生产建设、生活情况。每到一地,他都认真察看植树造林、农作物改良和乡镇企业的建设等情况,并提出意见。
“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这是张苏同志1985年为高检院离退休干部书写的条幅,也正是他一生的自我写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