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民族花园昆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2-02
第8版(副刊)
专栏:历史文化名城漫步

  民族花园昆明
吴然
昆明,人们称它为春城:“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的确,昆明的美,是和春天和花朵联系在一起的。那年二月,杨朔从海外归来,“一脚踏进昆明,心都醉了”。论时节,北方也许正是搅天风雪,水瘦山寒,而昆明却到处在催动花事。红梅、白梅、绿梅、朱砂梅竞相怒放,“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还有白玉兰,黄迎春,紫杜鹃;更有红山茶,“每朵花都像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杨朔感叹道:“那一片春色啊,比起滇池的水来不知还要深多少倍。”
当然,昆明的美,远不止于此。昆明是一座民族城。有趣的是,“昆明”一词,在古代就曾是族名,为彝、白、哈尼、傈僳、拉祜、纳西等各族先民的总称之一。直到“元跨革囊”(元代忽必烈大军用皮囊渡过金沙江),统治势力到达滇池地区并于公元1254年置“昆明千户所”以后,“昆明”二字才第一次作为这里的地名,而这当中也还有“昆弥族”的谐音在。至于昆明又有“押赤”、“鸭池”、“雅歧”等别名,也可能是当时民族语言的音译。
自从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正式定昆明为云南行中书省首府至今,这座阳光明亮的“壮丽大城”(马可波罗的赞语),就不但是云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各民族的“杂居之地”。今天,你在昆明可以听到民族学院的歌声,看到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民族图书和博物馆收藏的民族文物,你也随时可以欣赏正在上演的民族歌舞,随时可以和做买卖的撒尼姑娘或纳西小伙交谈,你甚至可以到一位哈尼族演员家去做客。而当你去西山森林公园瞻仰聂耳墓,同行的朋友会告诉你,共和国国歌的曲作者的母亲就是一位傣族……哦,那座描绘各民族兄弟姐妹欢乐起舞英姿的大型雕塑,正是以《春之歌》命名呢。昆明的美是和春天和花朵联系在一起的,也是和绚丽的民族色彩联系在一起的!
我有幸长期生活在这座四季如春的美丽城市。我熟悉它的名胜,它的摇闪花光的小巷,甚至它的每一棵葱绿的街树。我听过金马碧鸡的传说,听过滇池睡美人和石林阿诗玛的传说。我知道:少年郑和曾在五百里滇池扬帆试航,徐霞客和那位被朝廷贬谪的明代状元杨慎,曾在黑龙潭的唐梅宋柏下徘徊,林则徐曾在云贵总督任上吟颂“经冬尤喜红山茶”的诗句,而寒士孙髯翁则倚着梅花写下著名的“大观楼长联”……我也知道:蔡锷将军在这里领导“重九起义”、发动“护国运动”,聂耳在这里歌唱“翠湖春晓”,闻一多在这里拍案而起!上自战国时期楚大将庄蹻开滇,给滇池地区带来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文化;下迄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北大、南开师生千里转徙来这里构筑“民主堡垒”、开办西南联大“草棚大学”,以至于今天的改革、开放,高楼的成长,街道的拓宽与延伸……昆明的史册上一脉相承地铭写着祖国母亲的爱和边城儿女的赤诚,铭写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斗争和发展。
昆明是可爱的。每当我陪伴远方的朋友,或游览风景名胜,或品尝过桥米线、喝三七汽锅鸡汤,我听到了许多赞美昆明的话。但有时又不免惆怅。我有一个感觉,觉得似乎春城给昆明人的温暖太多了,许多昆明人包括我自己,变得松散而慵懒。一位外国记者写文章说,昆明还保留着某种田园风味,人们悠闲地散步。这与其说是赞美,不如说是婉转的批评。当远自江浙、近从巴蜀而来的各种小贩用清亮的嗓音打破小巷的岑寂,把生意做到家门口甚至家里的时候,昆明人的心里就不泛起涟漪么?这一点,倒是年年都要过火把节,都要在石林草坪上摔跤斗牛的撒尼人,给了我们启示。他们走进昆明,操着不太熟练的英语,大大方方地在公园,在宾馆或旅行社门前,向外国人出售自己手制的民族工艺品。这情景无疑是动人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