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问题探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2-03
第5版(理论)
专栏: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问题探索
郑开昭
近年来,关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问题,已引起广泛的探讨。去年先后在北京和长春召开了全国经济周期波动问题研讨会。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些初步成果。现将主要观点简述如下。
(一)经济体制改革呼唤并推动经济周期波动这个禁区的研究。只有这种突破,才能深入揭示社会主义经济周期波动的内在机理,为顺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保持国民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此,我们不仅要注重对两三年或几个月这种短期波动的研究,而且应加强对5年左右的中周期和更长周期的经济波动的研究。这种研究在分析物价、信贷、货币、投资等与工农业生产间的联带关系的基础上,还要从更大的社会经济背景出发进行多因素、多层次的相关分析。为此,要引进气候、地理、人口、教育、科技、政治、军事、外交、外贸等多种外生变量,从中提取一些对中长期经济波动有重要影响的数量指标建立数学模型。比如,根据现有的统计数据,对未来10年的经济发展前景进行大背景分析,这样就能对我国90年代的经济发展前景做出比较科学的预测,为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中各项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二)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某些特征。许多同志认为,经济周期波动是社会化大生产所固有的,其表现特征是由社会化大生产所具有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决定的。从短期波动看,有同志通过对我国207个宏观经济变量的分析发现,大多数变量的波动长度都在2至3年,平均波动时间是27个月。工业生产从1971年至1987年的17年间,共发生过8次周期性波动。
就贷款波动与工业波动的关联特征来看,1972年以来,工业贷款共经历6次短期周期性波动,平均长度为31个月。1982年以前,贷款周期与工业周期呈反向运行,贷款周期的峰值与工业周期的谷底大体相对应,贷款波动程度小于工业波动程度;从1982年开始,贷款周期与工业周期转而呈同向运行,且贷款波动大于工业波动。有同志认为,改革前的经济波动是一种财政主导型波动;改革后的我国经济波动是一种信用主导型波动。
就经济周期与货币增长的关联特征来看,从1953年至1987年,我国货币流通量增长速度亦呈现出一定的周期规律。货币流通量增长大体经历了7个周期。与经济周期相比较,货币增长周期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第一,货币周期与经济周期发生的时间不同,除了第一个周期相吻合外,其它几个周期货币增长波动比经济增长波动滞后1至2年,即在经济回升的1至2年内货币往往以低速度增长,然后,经济与货币同时扩张,到一定程度经济出现回落,货币仍然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开始下降。然而,下降时间不长,经济又开始了新的扩张。第二,货币波动的振幅比经济波动的振幅要大,并且具有不同的发展趋势。经济波动的幅度有不断减缓趋势,而货币波动幅度在前4个周期有所减缓,后3个周期又逐渐加剧。
(三)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数学分析模型。对经济周期波动进行质、量、度三个方面分析的综合结果,有助于驾驭经济周期波动。这项理论密切联系实践的探索工作,最困难之处是在质的分析基础上周密地进行量的计算,构筑最佳的数学分析模型。从马克思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原理出发,构筑的均衡增长及“速度”与“比例”的动态均衡模型,是从质的分析过渡到量的计算、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模型。从频谱分析原理出发,按照福里哀级数构筑的模型,也是一种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模型。还有用相关分析法、复变函数方法、模糊数学方法等多种数学工具构筑数学分析模型,这些研究都处在探索之中。
(四)反周期对策的思考。解析经济周期波,分为基波及各次谐波,其中有正常的谐波和非正常的谐波,后者指经济周期波动处在不正常状态。因此,“反周期”就是要滤去这种谐波,其“对策”就是一种滤波器,使经济周期波动恢复正常状态。
不少同志探讨了双重体制下反周期对策的困境。反周期主要是为了防止和克服经济大的起伏和失衡。有同志认为,我国在当前双重经济体制下的周期波动特点是“滞胀螺旋”,即总需求和总货币供给都膨胀,造成“膨胀”的需求;而“停滞”则表现为生产投资收缩,企业生产效率低,有效供给短缺程度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奖金刺激作用减少,在职失业严重,经济结构失衡。在“双胀”压力下,供给弹性产生较高负斜率。因此,反周期对策很困难,这种困难主要表现为:1、紧缩会加剧短缺,使供给方面更不足,而扩张则加剧需求膨胀;2、手段选择上,采用行政手段会强化旧体制痼疾,采用市场手段又会因微观机制不健全而难以奏效;3、预期调节会因指标变动而失败,滞后调节则于事无补。看来双重体制下的“滞胀”将是长期的,应进一步研究其对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