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在苏丹的日子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2-03
第6版(国际)
专栏:

  在苏丹的日子里
何崇元
离开苏丹已经很久了。往事如烟,可在“火炉之国”度过的那悠悠岁月我却一直忘不了。有些事,恰如尼罗河岸挺拔的棕榈树牢牢地扎根在我记忆的深处。
  海亚里的“中国井”
乘车从我国援苏丹公路组所在地瓦德梅达尼去法乌一队,途中要经过海亚里。这是一座小镇,公路旁排列着一幢幢用白铁皮和木头做成的房屋。小镇的中间有一口井,当地人称之为“中国井”。它不仅保障法乌一队600多名中苏筑路工程人员的用水,也向邻近的几个村子提供饮用水。我每次去海亚里,老远就望见水井旁排着队的毛驴水车。运水的大多是10来岁的男孩,我们一到,他们就围过来问好、握手。苏丹俗称“火炉”,又严重缺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因此,水在这里的确是宝贵的。有位叫阿达姆的小朋友告诉我,他每天从这里运水给村里的人,他们说,“中国井”的水甘甜可口。但是,这水也有断流的时候。有一次,水泵又“罢了工”,师傅们修了整整一个上午也无济于事。下午,我们驻地前面的两个水罐已空空如也。厨师们急得汗流浃背,纷纷告急:“没水做饭了!赶快找水去!”我乘车到吉齐拉农场总部求援。它是苏丹的两大农场之一。当农场负责人听说中国兄弟缺水时,立即指示部下:“满足中国兄弟的用水,需要多少就给多少。”当我们运完最后一车水的时候,太阳已像一个红色的轮子挂在天际,似乎在等待我们一起回去分享这友谊之水。
老牧民的心意
一天,生活管理员老吴邀我来到游牧民驻地,想买些鸡回去,改善改善生活。
一位老人迎面走来。他离我们四五步远时就说:“真主啊!中国兄弟来了,欢迎!欢迎!”然后紧紧地和我们握手。我问他多大年纪,他说:“快70岁了,我放牧几十年,最伤脑筋的就是雨季过后牲畜没水喝,有时,眼睁睁看它们渴死也没法啊!感谢真主,现在好了。瞧!你们帮我们修了这条路,还在路两旁留下那么多土坑,雨季里,它们全装满了水。”老人哈哈大笑起来,笑得那么开心。当他得知我们的来意后,便大声呼唤自己的儿子,把家里的5只大公鸡送给我们,说是中国医生曾救过他小孙女的命。那是在两个月以前,他的小孙女不幸被蝎子蜇伤。由于牧民缺医少药,孙女很快人事不省,生命危在旦夕。老人只好到中国公路组来求救,是我们的驻队医生给她注射了血清才挽救了她的生命。老牧民一边说,一边把鸡扔到我们的车上:“这是一个苏丹牧民纯真的情谊。”
但愿能再见
时光荏苒,我们又有一批人要回国了。临行前的那天晚上,平时和我交往较多的苏丹方面代表、会计、记工员、看守班长把我请到他们的住处。我落座后,他们就分坐在屋中的床上,彼此相对无言。代表哈立德先生先开了口:“我提议,把我们告别的话录下来,今后想念时可以拿出来听听。”记工员哈梯姆先生赶忙打开了录音机。他们致了欢送词,并送给我一些书籍和杂志。记得最后讲话的是会计萨拉丁先生。这位平时工作勤勤恳恳的年轻人,今天显得异常激动。他望着我,哽咽地说:“你们又要走了,今生恐怕再也见不到了。”“但愿能再见!”我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萨拉丁先生再也压抑不住自己的感情,泣不成声,瘦削的棕色脸盘上挂满了泪水。
第二天早晨,太阳急匆匆地爬上法乌山顶的时候,我们也即将踏上归国的旅程。面包车旁围满了苏丹朋友,贴近车身的把手伸了进来,离车远一点的在向我们挥手,高喊着“迈阿萨拉姆!迈阿萨拉姆(再见)!”人群后面,站着萨拉丁先生和他的同伴,没有挥手,没有高喊,只默默地擦着离别的泪。
这情景,我至今仍记忆犹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