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中国画与中国可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2-04
第8版(副刊)
专栏:

  中国画与中国可乐
  王为政
1988年3月,我应瑞士巴塞尔“国际艺术家交流计划”之邀,前往进行艺术交流,同时,瑞士也派一位画家来北京,这种互派画家的交流形式,在中瑞之间还是第一次。
5月,我的个人画展在巴塞尔开幕。很不凑巧,当天的报纸在报道这一消息时忙中出错,把开幕式“18:00开始”印成了“18:00结束”。于是许多观众早早地来了,看过画,不等开幕便走了。主持人担心待会儿要“冷场”。但是出乎预料,开幕式却比以往在这里举行的所有画展都隆重而热烈,瑞士的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以及学者、教授、企业家,还有从邻国赶来的画家,把展厅挤得满满的。简短的讲话之后,他们便极有兴致地欣赏作品,说了许多赞美的话。我知道,这不是捧场。在我来瑞士之前,他们根本不认识我,用不着捧我的场。我还知道,他们对中国画几乎一无所知,很少有欣赏的机会,这次是抱着猎奇心理来的。结果,他们没有失望。他们看到了与欧洲绘画迥异的古老、神秘而又有着新的生命力的东方艺术,一个陌生的画种却又能与他们心灵相通,他们为中国宣纸上的淋漓水墨而陶醉。这一切都不是因为我,而是因为“中国画”。
我为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位中国画家而自豪。帮助我准备画展的留学生们则兴奋地将这次画展称之为“中国人的胜利!”
次日,我给在北京的妻子打了个电话,告诉她这一切。
而她,则给我讲了个故事:
那位与我“交换”的瑞士女画家和她的女儿、外孙到我家作客,之后,妻子陪他们到王府井大街观光。那个5岁的瑞士小男孩渴了,妻子要给他买可乐,他却说:不要喝中国的可乐,要到北京饭店去买美国的可乐。妻子便撒手不管了!
“一个外国小孩子都这么看不起中国!”她在电话里愤愤地对我说。
国际长途电话的费用是昂贵的,而且要我自己负担。电话机上的计时器在跳字,我静静地听着,听她讲完这个并不算短的故事,不管要付多少瑞士法郎了!
当晚,我久久不能入睡。“中国画”和“中国可乐”如此不同的境遇搅扰得我不得安宁。
“走向世界”,如今是中国人叫得最响的口号。但怎么“走”呢?抛出大笔外汇购进外国豪华型汽车、彩电、冰箱,未见得就能成为“世界公民”。借个洋字号造点儿什么,“薄利多销”地往外送,也未见得就等于“打入国际市场”。中国的经济实力如何,外国人了如指掌,连一个乳臭未干的黄发小儿也已经具备了这种“思维定势”。近年来,倒是中国的文化艺术率先迈出了国门,并且让洋人刮目相看,电影、戏剧、文学、美术都不乏其例。人家敢于小看你的“可乐”,却不敢小看你的艺术。“黄土地”上长出的“红高粱”让金发碧眼们一愣:中国人还真有两下子!
我和外国同行交谈,他们对中国绘画兴趣之浓厚,令我感动。他们并且羡慕中国的艺术家有固定的职业和基本收入,不像他们“靠天吃饭”,挺新鲜。可惜,他们欣赏的,正是我们要“改”掉的。国内总有那么一些人,觉得国家花钱“养活”一批艺术家不“合算”,是个“包袱”,总想让他们“自谋出路”、“自负盈亏”,用工商企业的办法去制造“艺术”。岂不知,这些为数不多的艺术家为在国内“建设精神文明”、在国外提高中国的国际威望,发挥了用钱买不来的作用,抵得上多少万吨“可乐”!
中国有五千年“文明”传统,并且非常想跻身于现代“文明”国家之列,那就“文明”些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