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阅读
  • 0回复

春到石马桃花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2-11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春到石马桃花源
本报记者 梁兆明
“桃源今日数石马,花如繁星灿若霞”。这两句诗,写的是广州北郊的新市镇石马村。前不久,秦牧、关山月等60多位诗书画家一起来到这桃花初开的地方,参加一年一度的文艺雅集。
站在村头,只见满目桃林,树花满枝,灿若明霞。
共聚石马桃花源的文艺界名流,大都年过花甲。这天虽然冷雨刚过,还是兴致勃勃地踩着泥泞,走田埂,入桃林,赏桃花。
“石马种桃花的悠久历史,谁也说不清了。”村长黄北和讲了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古时候,山西五台山有位仙人南游,来到石马村吃仙桃饮美酒,把吐出来的10多个白色桃核赐给了村民。村民如获至宝,栽种地上,从此世代繁殖。石马村田野遂成桃花源。
春节插桃花是五羊城的民间习俗,取“新桃换旧符”之意。所以,岁岁羊城除夕花市,又以桃花最抢手。石马桃花集中在春节前上市,占广州桃花总供应量的6成,还有大量供应市外和出口。
今日石马村,3300多亩土地,种下桃树9万多株,美景如画。桃林之下,菜田青青,四时瓜菜上市不绝。这是石马村的又一景。
桃花源中人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去年,全村总收入1800多万元,其中农业总收入1200多万元,桃花的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2成。全村5000多人口,人均收入超过2000元。昔日泥屋茅舍农家,如今变成小楼别院。祖居石马村的广东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陈残云,少时在村中耕过田种过桃花。这天,他故园重游,有感作诗一首:“岁岁桃花会,长留故乡情;家乡添异彩,白酒庆中兴。”
步出桃林,已是午饭时候。诗书画家们余兴未尽,进入村中桃花掩映的一座小楼别院,有的挥毫留墨宝,有的泼墨绘丹青,都说这才不枉此游。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