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分房会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2-12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分房会上
罗同松 任宏斌 陈玉民
年前,河北省邢台市化工电机厂分了一次房子。在公布预分方案的会议上,产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矛盾。
分房的基本原则,是厂长部醒语提出的:1、进厂最早,对工厂有贡献者;2、工程技术人员;3、三世同堂共室或住房最困难者。
这原则十分公道,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分房小组经过周密调查,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开会公布了累积分数。出乎部醒语意料,分数最高,名列榜首的竟是他自己。这下他可慌神了,当场宣布:“我再凑合着住几年吧。今年不要,明年不要,后年也不要。只要是我在这里当厂长,就最后一个分给我房子好了!”
他的话音刚落,便有人表示“抗议”,数落说:某地有个厂长,自己两口子占了一套三居室,给大儿子、女儿各占了一套两居室,最后还给仅有3岁的小儿子占了一套结婚房。“你老部也是厂长,稍微改善一下,谁能说什么!”
与会另一位主张不要说什么厂长不厂长,还是按条件办事为好。说厂龄,论资格,部醒语是这家工厂的筹建者之一;说贡献,1985年他就任厂长前,厂子15年共计亏损162万元,他上任后,大胆改革,头年实现利税25万元,1987年上缴利税62万元,工人们端起饭碗,总是称赞“我们老部”。他还许下宏愿,每年为厂里盖一幢宿舍楼,这次分房,正是第一幢楼竣工了。至于说到住房困难,平时工人们中就有议论:“咱厂里住房最紧的恐怕要数部厂长!”
部醒语住房紧到什么程度?他和妻子刘学书结婚18年,从来没有单独住过一间房子。新婚那阵子因为无房,只好违背当地风俗,挤在岳父家。可是,岳父家的情况也不妙。老祖母、岳父母,加上小舅子、小姨子,三代七口挤在一间房子里。那房子辟出一角,挂上布帘,就算是新房。小两口连大气也不敢出。
18个春秋过去了,部醒语的儿子已经17岁,女儿也已15岁,原来的三代同堂早已成为四代同堂。除了小舅子、小姨子已成家搬出,一大家子仍然挤在18年前的那间房子里。
如果说变化,那就是他已经当上了厂长,这间四代同堂的房子经常要作为会客室使用。部醒语一般要晚上9点才回家,工人们爱在晚上9点以后上他家坐坐,有时一去一屋子人。不管客人坐多晚,厂长夫人得陪着坐多晚。儿子和女儿呢,只好到楼下那人来人往的门洞里,就着那盏25瓦的路灯复习功课。他们全家,包括部醒语,都不会抽烟。而客人们大多是抽烟的。客人走后,即使是严冬,厂长夫人也得打开门窗通风,拿来扫帚扫地。不然,那满屋烟雾,满地烟头叫人怎么过夜?条件摆在那儿,部厂长家的情况也摆在那儿,即使是过去对部醒语有些意见的人也私下对人说:“凭良心,这次是该分给老部一套房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