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两个70周年的联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2-13
第8版(副刊)
专栏:古味书谭

  两个70周年的联想
金克木
1989年有两个70周年纪念。一个是中国的,1919年5月4日的“五四”运动。一个是世界的,1919年5月29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获得天文观测的证实。前者引起中国思想文化大变化,引向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成立。后者在国际上从科学界到思想界激起越来越大的波澜,引向原子弹爆炸和核能利用。
我之所以想起爱因斯坦是因为偶然在一位医学老专家处见到了英国人著的两本世界现代史。一是70年代的,讲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是80年代的,从1917讲到80年代。两书截然不同。后者从思想文化着眼,开篇就讲那次天文观测。这使我想起30年代从哲学家罗素和科学家爱丁顿的书中初次知道这件旧闻。事隔50多年仍使我不免激动,忍不住要旧事重提。
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了狭义相对论,到1915年,在欧洲战火中又完成了广义相对论。这篇论文经战场走私到了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手里,1918年在英国发表。牛顿认识的宇宙会不会变成爱因斯坦认识的宇宙呢?这不亚于托勒密的地球中心的太阳系变成哥白尼的太阳中心的太阳系。怎么证明谁对?一道直的光线经过巨大质量附近会屈折。照牛顿的引力定律计算出的和照爱因斯坦的理论计算出的数字相差很大。这只有观测太阳边上的星光才能判断。这又只有在日全蚀时才能观测。于是1919年5月29日爱丁顿带了助手到了非洲的一个岛上。当天赶上暴风雨,眼看无望;不料天老爷开恩,日蚀之前云开日现。爱丁顿分秒必争,拍下了16张照片。紧接着繁忙的洗印、测量、计算,直到6月3日才有明确结果。爱因斯坦是对的。牛顿错了。
这个信息轰传世界,越传越玄。牛顿的宇宙变了。没有绝对的空间和绝对的时间和绝对的运动了。甚至康德认为永恒不变的逻辑即思维形式也不是绝对的了。这大出爱因斯坦的意外。在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出现后,他竟然反对一直到逝世。他要求准确。光速不变。相对论不是相对主义(附带说一句,汉文“绝对”一词源出佛典,本作“绝待”,似乎比日文用词“绝对”还好些)。
牛顿的宇宙体系变了,但是我们仍然生活在牛顿的宇宙之中出不去。哥白尼的日心说代替了托勒密的地心说,而我们照旧天天看见日出东方。我们明知地球是圆的,还照旧说地上有东方和西方。我们可以用数学和逻辑作各种思维,但不能照那样生活和说话。这也许能用现象和本质、感觉和理性、表层和深层、符号和意义等等来说明,但不容易习惯那样思想,正像学不会把时间当作第四维空间一样。
20世纪是个异说纷纭的时代。岂止相对论?1900年起,弗洛伊德发表他的精神分析理论,随后,索绪尔写出语言学讲义,从此各门科学几乎都出现了思想导火线,不过引爆有快有慢,有大有小,有显有隐。学说不断变化,正解加上误解,传播加上引申。变化无法阻止,结果难以预测。爱因斯坦不过说,质量中都有能量。纯理论的数学公式会引出原子弹爆炸,当初谁能预料呢?现在人能脱离地球表面了,对宇宙和原子的了解日益扩大,可是对自己的了解比古代人究竟能高明多少?对未来不能预见,但可以预料趋势。21世纪的世界文化思想趋势已经隐隐出现了,因为一百年来的科学和哲学思想渐渐明朗化了。世界的信息流通愈来愈多,偏僻封闭的角落愈来愈少了。
话说回来,那一本世界现代史是这位医学专家的外国同行送给他的。他年过80还一页页看过,在书中作了一些记号。他们那一代学医是要上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课的。因为医生的工作对象是人,这些是研究人的科学。不了解对象,怎么工作得好呢?历史书是讲人的。他关心人,自然要看历史书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