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从三年造林看十年绿化——来自广东的报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2-14
第1版(要闻)
专栏:

  从三年造林看十年绿化
——来自广东的报告
蔡东士
当热带森林以每年1100万公顷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全世界每分钟有10公顷土地被沙漠吞噬,各国有识之士关于警惕“温室效应”和海岸线后退的呼声日高之时,在中国岭南,传来振奋人心的信息:
“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广东”的决策已见成效:近3年,全省造林种果4300万亩,森林资源以每年1300多万立方米的速度增长……
    洪荒启示
十年动乱期间,当人们以“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来表达政治上的热烈气氛时,那真正的一派郁郁葱葱的树木却正在遭受乱砍滥伐的灾祸。到1979年,全省森林总消耗量超过生长量,资源赤字达360万立方米。
戏弄大自然的人们当然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
五华县就是一个缩影。在“全民炼钢,处处高炉”的日子,不惜烧毁参天巨木换取一堆废铁。十年内乱,处于用鸡蛋换盐的经济状态下的人,想要钱就向山上的绿色银行伸手。一而再,再而三的砍伐,激怒了大自然。1983年,这里的森林覆盖率只剩下可怜的16%,全县山地崩岗近2万处,1/3以上的面积出现水土流失,一年流失泥沙600万吨以上。
1985年,省委书记林若和分管农业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分别在基层度过120多个日夜。省情很清楚:“七山一水两分田”,只有广大山区富裕起来,才称得上是内涵博大深厚的繁荣,才能使崛起的经济经受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当年底,省委、省政府决定: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广东大地。
    黄牌效应
造林绿化不是短期能见效的一朝一夕的工程,它除了需要千百万群众的汗水,林业专家、经济专家和生态学者的智慧外,更需要政治家的高瞻远瞩与果敢善断。三年时间,省委、省政府关于造林绿化的会议开了几十次,措施订了许多条,而最起作用的要数家喻户晓的“黄牌效应”。
1986年3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建立县委书记、农委主任、林业局长各抓一个造林绿化点的制度,省委书记也以从化县水南、黄溪村为点。不久,制定了县委书记任期内造林目标责任制,绿化工作不力者,受“黄牌警告”或引咎辞职。
军令如山。第二年,全省组织力量大检查,22个市县受表扬,6名县委书记受晋升一级工资的奖励,5个县被“提醒注意”——“黄牌警告”拿出来了。
紫金县,曾经年产1.4万吨松脂,从北京扛回“青山常在,松脂长流”的锦旗。到1984年却成了荒山大户,年产松脂仅0.4万吨。立下“军令状”后,一年虽造林34万亩,但仍有100万亩荒山依旧荒芜。省委向这里的县委书记出示“黄牌”,在全省山区工作会议上对紫金县“提醒注意”。“警告”后面的选择是:要么奋起直追,要么引咎辞职。县委书记思想大为震动,他选择了前者。
县委书记领了“黄牌”回县,立即召开党政领导班子会议总结教训,然后召开1500人参加的三级干部大会,进行“一年消灭荒山百万亩”的总动员和部署。大会正在进行,县绿化委员会副主任溜到小街喝酒去了。县委接到报告,立即召开常务会决定让这位绿委副主任停职反省。人们议论开了:此番造林动真的啦!
“黄牌”逐级生效,言必行,行必果。紫金“明耻教战”一年,封了山,管住林,一举消灭100万亩荒山,树苗成活率在95%以上。更大的收获,还在于干部精神面貌为之一振,工作作风受到一次有效的培育与实际的考验。
在“黄牌效应”下,封山禁伐,护林防火都卓有成效。今春一过,全省造林的“淮海战役”就可胜利完成,5800万亩荒山可提前一年全部消灭。
    绿色希望
今日之广东,无处不飞绿。造林绿化已成全社会热心的公益事业。林业与“三资”企业同为优势产业,造林种果与深度加工项目并起。气势磅礴的粤北群山更加绿色莽苍。工业企业管理经验在这里已开始被运用于林业经营,立体种植,集约经营初见成效。
粤西肇庆山区3年造林610万亩,从办山庄小园发展至建商品基地,创名优产品。这里德庆县的高良镇,经营松脂、桂皮等作物,一年创汇300多万美元,人均创汇在100美元以上。
在人与大自然的交流中,人显得吝惜,大自然特别慷慨。专家指出,森林改土蓄水的价值,比森林的木材、燃料的肥料价值的总和高出6倍。
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全省1/10的五华县,造林种果发展牧草仅三年,就有560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治理,全县森林覆盖率从16.4%增加至37.8%,境内几条河流河床下降0.25米至0.77米。在百年一遇的强台风大暴雨袭击下,大部分水保工作安然无恙。
在广东近一亿亩的森林里,曾经被迫迁徙的飞禽走兽又返回故土……
从良好生态环境中获得最大利益的是万物之灵——人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