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读储安平《英国采风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2-16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读储安平《英国采风录》
易木玲
读完老前辈储安平完成于40年代的《英国采风录》(岳麓书社,1986年重版),不觉想起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令我把两本书联到一起的原因,大概在于两书作者均以忧国忧民之心,直言不讳地指出了我们民族的毛病。柏著是对自己痛心疾首的批判,使人读后不免难过,似乎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华民族有一天终会湮没于自己的“酱缸”之中。而储著中的英国固然理想得有如人间梦境,但由于作者的辞色不像《丑陋的中国人》那样辛辣、激烈,而是冷静理智地剖析、比较,引申出结论,所以不会导致读者的愤世嫉俗情绪。这也许正是作者的本意,也是他的成功之处吧。
《英国采风录》,对英国国会的源流、王权的兴替、自由传统的形成,地方自治的历史……均作了详尽生动有趣的介绍,既可供研究者参考,也为一般人所喜闻。尤其末几章描写英人的性格、风度、气质乃至生活习惯,很有可读性,作者有意避开了黑暗,也许是因为当时国统区的黑暗太多,些微阴影相形之下不值一提了。身为中国人,为外国的发达以及良好的社会风尚感动、吸引,联想到中国的落后,其恨铁不成钢的赤子之心,仍然令已时隔四十载的清醒的中国人产生强烈的共鸣。
遗憾的是,作者书中提到的种种“使公共事业受到致命的伤害而常中途夭折”的缺点,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尚不鲜见。如中国人的社会以人文文化为中心的,但是大如国家的制度,常常以一人为转移,小至买一张车票,也视有无人事关系而决定买到之先后或有无;又如:在中国人民的行为及一般生活中,“凡涉及政治的,处处受到限制;只要与‘政治’无关,极尽自由”,这情形,在近三四十年连续的“政治运动”和社会生活中,人们或耳闻,或目睹,或亲身体验,实在是熟悉不过的。
作者认为,“英国的教育极重视品性的培养、意志的锻炼,以及对于诚实、可靠、服务、负责等等观念的形成。”“然而在今日中国的学校教育中,有多少人注意这个问题?能有多少人明白给学生以各种关于做人态度做事方法以及生活习惯等等科学的训练,较之作一百篇作文其价值高出万倍?”区区两个问号摆出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使人们无法在严重的事实与作者的焦忧面前无动于衷。
作者进一步感叹说,至于“新教育的目的在中国为德、智、体三育的平均发展,但考之事实,今日中国的学校教育大都仅偏重知识一项”,“学校纯粹根据分数来判别一个学生的造就,同时又根据此种以分数为基础的学分与年限来决定一个学生的升级或毕业”。时光虽逝去几十年,但此类情形似乎依然如故。人的素质决定于教育,一切一切的改革却决定于人,作者花大量笔墨将中英国情逐一对比,无非想提醒人们:如果不将改革教育作为各项改革的根本关键,所谓“超英、赶美”,再过一世纪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事实说明,唯有大群的务实重行、能辨别是非、主张公道、急公忘私的人民,才能造成一个富强康乐的国家,亦才配有一个富强康乐的国家。有良知的中国人若能因此而想到些什么,已故作者写作此书的目的也就实现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