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扎伊尔探索改革之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2-18
第7版(国际)
专栏:扎伊尔通讯

  扎伊尔探索改革之路
本报记者 杨汝生
与非洲其他国家相比,扎伊尔称得上“地大物博”。它的森林面积为一点二五亿公顷,占全国领土的一半以上。各种名贵木材尤多,被称为“地球之肺”。它还是中非的“万宝箱”,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各种矿藏。它的铜产量每年都有五十万吨左右,占世界第五位,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六十,为世界第一。钴为重要的战略物资,西方国家所需要的钴主要来自扎。工业用钻石产量为世界第二。此外它还有黄金、锌、锰、锡、钽、锗、钨、镉、镍等稀有金属。扎伊尔的水利和渔业资源同样十分丰富。所有这些,都给扎伊尔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然而,扎伊尔在独立之后,经济发展却走过一条曲折的道路。在最初的几年里,由于实行自由化的市场经济,对外资采取优惠政策,经济出现繁荣发展局面,国民生产总值连续几年以百分之七的速度稳定增长。但进入八十年代以后,由于铜和钴的国际市场价格下跌,扎伊尔的出口收入剧减,国家经济面临严重困难。一九八六年扎伊尔的出口收入损失了四亿美元,一九八七年又比一九八六年减少了百分之十。与此同时,扎进口的工业产品价格却在直线上升,致使外贸出现逆差,债务负担日重,现已达七十多亿美元,扎伊尔成了纯资金出口国,国库亏空,财政拮据,物价昂贵,扎伊尔经济遇到了全面的困难。
为了渡过经济难关,探索振兴之路,早在五年之前,扎政府便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合作,对经济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和改革。扎政府首先对经营不善的国营和合营企业进行整顿,扎执委会同这些企业分别签订“合同计划”,明确规定企业负责人的人选标准、权限和义务,以及五年内应达到的目标等。去年,它已与十几个企业签订了这种合同。对另外一些企业则逐步实行私营化,将国家占有的股份全部或部分出让,并大力发展私人中小企业。
扎伊尔还颁布了新的投资法,设立优惠投资体制,放宽外汇管理,允许外国公司将所获利润汇出。对有限的外国贷款进行严格控制,实行外汇配额制度。扎还改革金融,修订税制,将扎币大幅度贬值,紧缩财政,大大压缩政府开支,减少公职人员的出访活动等。为增加出口,规定除原木、石油、矿产品和咖啡外,一律取消出口税和行政检查手续,出口证和签发权下放到商业银行。扎还制订法律,设立财政监察机构,以制止官员的营私舞弊和走私,并调整和改组了海关和税务部门的领导人。
扎调整政策的另一个方面是加强农业部门,在新的五年计划(一九八六—一九九○)中,把农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上,力争实现粮食和肉类自给,并大力开发森林资源,发展经济作物。它已选择了三十七个县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重点县,政府在农机、化肥、种子和技术培训方面给以特殊照顾。由于放开了农产品价格,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副产品产量丰富,自由市场异常活跃。在南基伍省省会布卡武,记者看到山山岭岭都种满木薯、豆类、棉花和香蕉等。一群群农民头顶农产品到城里出售。
总的看来,扎伊尔的这些改革措施是符合本国国情的,并已取得某些成效。一九八七年的国家预算收支基本平衡,去年的税收情况也好于往年,国民经济出现好转的征兆。扎政府改革经济体制的决心是大的。尽管前进的道路不平坦,但扎伊尔资源丰富,又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加之国内政局稳定,扎伊尔重新走上复兴之路是有希望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