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月球的背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2-18
第8版(副刊)
专栏:

  月球的背面
郭启宏
月球的背面是一个黑暗的世界!古代诗人固然缺乏这一知识,现代诗人似乎也不曾注目。当然,月球的背面值不值得诗人注目,无须探讨,然而那个黑暗世界的存在却毋庸置疑。
人如月球,文学艺术大师亦如月球!
近读报章披露的《托尔斯泰日记》片断,忽然看到为光环笼罩的托翁那矛盾、痛苦、自私甚至疯狂的一面。比如,他鄙弃私通,却又一再同农家女或吉普赛女孩发生性关系;他憎恨名位,却又每天抓起报纸先找一找有无自己的大名;他为自己的劣迹痛悔不已,却又屡蹈覆辙,无法解脱。
掩卷思之,储存的记忆纷至沓来。早年间读卢梭《忏悔录》,看到卢梭将自己的阴私、邪欲、劣行、恶德毫不隐讳尽行“曝光”,那赤裸的文字曾使我少年之心怦然惊跳,脑袋恍惚轰然开裂,只余下一片空白。后来,看到那个曾经感激“人梯”的牛顿嫉妒晚辈,压制格雷的电学论文的发表,看到那个曾经痛诋强权的卓别林容不得才华胜过自己的导演,运用制片人的权力,焚毁唯一一部《海的女人》的拷贝,我也曾一次又一次震惊和惶惑。呵,黑如漆冷如铁的月球背面!
春秋代序,日月递嬗,风雨磨洗了单纯,阅历酝酿着成熟。如今看来,对于大师们的另一面,我们大可不必惊惶。追寻惊惶的因由,原在我们自己,是我们把大师们当成一个个完美无缺的“圣人”,是我们将心造的光环罩在他们身上,“至圣至神”的轰毁引起我们自身思维的紊乱。应该说,大师们有自己的阴暗面原极自然,勇者敢于将阴暗面公诸世间,恰恰表明他从未把自己装扮成神或超人,他奉献给读者的是一个精赤条条的人。我尤其对他们之中的卢梭钦敬之至!
浮思返回中国文艺界,这里也有如卢梭的么?看来寥寥,或许前期的郭沫若和遇难南洋的郁达夫差近。读一读郭沫若的自传,他在《少年时代》里写了他的自渎,在《黑猫》里写了他的性心理。郁达夫的小说呢?也许可以看作艺术化了的自传。近些年来,为数不少的作家艺术家纷纷写起自传或其他回忆文字,就中同样不乏勇毅之人,他们倾心吐胆,令读者仰其高风。
遗憾的是更为大量的文字使人失望。最常见也最可悲的是溢美隐恶。无论述己还是写人,洋洋洒洒全是过五关斩六将,仿佛压根儿就不曾有过走麦城那桩事。又似乎一旦成名,一俊遮百丑,打从娘胎里出来便是天才大婴孩,灵根慧性,世无与匹,甚至无聊的嗜好也成了楷模。更有向壁虚造、信口雌黄、贪功窃誉、文过饰非种种,直把文字当作胭脂水粉。他没有阴暗面,他比卢梭高尚千万倍!
可惜,没有背面的月球只是一个圆,在太空中并不存在。唯有半个球面熠熠生光,半个球面笼罩黑暗,才是一个真实的月球。阴暗面的存在,丝毫无损明月的清辉,那中天的一轮,依然为人们所仰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