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投资不开大锅饭,注重提高经济效益 张家口地区用活管好扶贫资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2-19
第2版(经济)
专栏:

  投资不开大锅饭,注重提高经济效益
张家口地区用活管好扶贫资金
本报讯 张家口地区大胆改革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办法,促使贫困农民尽快走上脱贫致富道路。从1986年以来,在全区连续两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仍有14.4万贫困户解决了温饱问题,有8.23万贫困户达到了脱贫标准。
张家口地区地处塞外,自然条件差,十年九灾。1983年以前,全区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分别占行政村、农户、农业人口总数的84.7%、85.4%、80.6%。为了帮助该地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国家每年拿出数百万元资金给予扶持。但由于扶贫资金使用上的“大锅饭”,许多农民错误地认为扶贫款即救济款,不必偿还。有些乡村一味争投资而很少考虑使用效益,造成资金回收率低、周转慢、经济效益差。从1986年开始,张家口地区为用好用活有限的扶贫资金,在管理和使用上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变“给饭钱”为“给本钱”。除了对老、弱、病、残、鳏、寡、孤、独和特重灾户实行无偿救济外,对有劳动能力的多数农户一律实行无息有偿扶持,有借有还,周转使用。近几年来,全区从6000多万元救灾款中拿出1700多万元用于扶贫,扶持15万贫困户发展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变按乡村平衡投放资金为按项目投放资金,坚持“开发项目不落实的不投放、定不准的不投放、产出低的不投放”的原则,促使各县乡认真做好项目考察、论证、筛选工作。各县都建立了项目开发库,保证了扶贫资金的优化投入和使用。沽源县从1986年以来,用上级拨给的131.7万元扶贫资金扶持了99个项目,实现年利税86.54万元。
——变“天女散花”为集中资金重点开发。近两年多来,全地区投放扶贫周转金和贴息贷款1305万元,重点扶持了179个连片的贫困乡。重点扶持的全国贫困区涿鹿县南山区,三年共用160万扶贫款兴办起12个区办企业,扶持贫困户7800户。到去年年底,已有4700户解决了温饱,3500户达到脱贫标准,脱贫率达45%。
——变多口发放管理资金为统一归口发放管理资金。去年,赤城县成立了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公司,对国家扶贫资金、专项扶贫贴息贷款、老少边穷低息贷款、贫困地区经济开发贷款、扶持贫困县企业贷款等资金,实行统管、统放、统还、统收。公司用经济手段管理各项扶贫资金,解决了由于多口管理发放资金形成的资金投向分散、有人投放无人催收、优亲厚友以及首长工程等弊端。
                 (明才 曹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