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语言——困扰西欧的又一难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2-19
第7版(国际)
专栏:

  语言——困扰西欧的又一难题
钟旭辉
不少西欧人近来谈起1992年的“统一大市场”,往往喜形于色。他们期望,十几个国家自愿取消各种关卡后,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实惠。他们压根儿也不会想到除那些多年来争吵不休的政治、经济问题还远没有解决外,现在又有人提出了语言问题。
有人担心,在3.2亿不同国籍的人口中的绝大多数还必须借助双语辞典才能互致问候的时候,要建立一个人们可以在其中自由自在地生活的“统一大市场”,人员要真的大规模流动起来,欧共体还不得哑语泛滥,或者译官充斥?目前的事实是,欧共体各国居民利用其迁徙自由而易地谋生的人还不太多。究其原因,语言是障碍之一。据统计,欧共体各国中,移民人数超过总人口3%的国家只有卢森堡、比利时和爱尔兰三国。爱尔兰的移民中,持英国护照者占了大多数,这些人不存在语言问题。而居住在卢森堡和比利时的外国居民中,有些是能操两种语言的所谓“欧洲官僚”,其余则多是从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腊迁移来的贫民,他们为谋生计移居他乡后,主要靠卖力气吃饭,而不在乎语言是否陌生。可是,欧共体共有60万名博士,尽管各国都相互承认其学历,但由于语言不通,每年流动的还不足2000人。
欧共体行政机构目前的实际情况也说明,要组成“统一大市场”,语言问题不可小视。目前,欧共体行政机构使用9种正式语言,每年1/3的行政开支耗费在翻译上;其官员中每三人即有一人专司翻译之职。
对于语言问题,人们想到了两种解决办法:一是借助翻译机,二是在共同体内推行一种通用语言。
据说,欧共体正在研制和开发两种翻译机:一种是欧共体内两种主要语言(如英语和法语)的对译机;另一种是欧共体内所有语言的互译机。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至于欧共体通用语的确定,事情比研制翻译机更为复杂。在大多数欧共体国家中,学校开设的第一外语是英语。因此,英语理所当然地就应是欧共体的通用语了。可法国人对此就极不满意。因为欧共体刚建立时,人们原是按照法国的文化来塑造欧共体的理想和主义的。目前,欧共体官方已接受鼓励学生精通两种外语的建议,这就意味着在欧共体内,法语要跟英语“平起平坐”了。此外,西欧另外两种语言西班牙语和德语也是不肯甘居人后的。
语言问题不同于税收政策和技术标准,不是一番加减乘除、协调平衡就能解决的。西欧的语言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是共同体最大的财富,同时也是实现统一的最大障碍。如何保留这笔财富,同时又克服这个障碍,已成为困扰西欧人的又一大难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