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小丑挑大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2-20
第4版(文化生活·体育)
专栏:百家艺话

  小丑挑大梁
蓝翎
岁末年初,湖北省京剧团来京演出新剧目《膏药章》,对于参加一年一度的戏剧“梅花奖”评奖来说,这已是“末班车”,大为不利。但“老天有眼”,扮演主要人物的丑角朱世慧却登上了“梅花榜”,夙愿得偿矣!
演员得中“梅花榜”,按其本意,应是“梅花香自苦寒来”。否则,即使台下功夫作得再到家,楞挤入榜中,其香究有几何?
朱世慧并非侥幸中此榜。
钮镖看了朱世慧的《膏药章》,写了评介文章《丑角也能站台中》(见本报1月14日)。钮镖原学丑行,乃萧长华老先生的弟子,现在改行当教授了。钮镖谈丑行,说的自然是谦虚而得体的内行话,无论是谈昆丑刘异龙、林继凡,还是谈京丑朱世慧,都是诚挚论艺,同行切磋,绝不用故意耸人听闻的“里程碑”之类的话头瞎捧。“里程碑”竖多了并不雄伟。君不见公路两旁一公里一块的石头乎?
钮镖是从丑行的角度评朱世慧的艺术创造的,认为过去戏曲舞台上的丑角多系陪衬人物、小人物,跟着站台中的大人物转。而朱世慧演的膏药章却是主要人物,站了台中,而且成功。其实,朱世慧这些年演的《徐九经升官记》、《药王庙传奇》,也是以丑行扮演主要人物而“站台中”。新时期以来,湖北省京剧团每次进京都带来一个新戏,每个新戏都有朱世慧创造的一个新丑角,以新戏、新意、新丑角,连续给观众积累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说朱世慧演《徐九经升官记》以前还是一无名小丑,那么,现在的朱世慧不仅“站台中”,而且挑大梁了。一个丑角,连续在不同的新剧目中挑大梁演出,这在解放后的京剧舞台上尚属罕见。即使在解放前,小丑挑大梁的除叶盛章外,也不多见。所以朱世慧荣登“梅花榜”并不新奇,早该如此。据笔者所知,朱世慧这回并非初次进入候选圈,他也曾“屡试不第”。这其中有没有各种“站台中”的舆论或偏见?当然也不排除他火候不到家的因素。
在传统戏曲舞台上,只能笼统说小丑大多站台侧,因为有的小丑比“站台中”的大人物“跳”得还高。叶盛章演《酒丐》,桌子摞桌子,比马连良演诸葛亮借东风登的七星坛要高得多。在戏曲舞台上,在社会生活中,是很难以人物站在什么位置来区别高下贤愚的。“文革”中,我有一老友,既不算“走资派”,也够不上“反动权威”,但还是被“站台中”的弄权儿“揪”了出来,帽子一顶:“跳梁小丑”。连当时的“政策”也没这一条,故意侮辱人!老友只有愤愤然。若换上戏曲中的小丑,定会幽默的把这一套顶回去。记得有出戏,“站台中”的老爷无理迁怒站台侧的小丑,大致有如下几句对白:
老爷:混帐东西!
小丑:是——老爷。
老爷:可恶至极!
小丑:是——老爷。
老爷:滚了出去!
小丑:是——老爷退堂喽!
人生如戏。然而还是戏好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