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中国现代艺术展引起争议 有的观众表示赞许有的提出批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2-21
第4版(文化生活·体育)
专栏:

  中国现代艺术展引起争议
有的观众表示赞许有的提出批评
据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 (记者邵建武尹鸿祝)继《油画人体艺术大展》之后,2月5日起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现代艺术展》,再次在此间成为人们的一个话题。
这是国内迄今最大规模的一次现代艺术展览。来自全国各地的百名参展作者大多是年轻人。展品近300件,包括油画、水墨画、版画、拼贴画、雕塑、陶器、剪纸、壁挂、摄影、书法、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等。展品反映了五花八门的现代艺术流派:立体派、野兽派、未来派、象征派、抽象派、荒诞派、达达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波普艺术等。
在15天的展期中,有的观众对这些作品表示赞许,有的提出批评。
引起强烈反响的,是一些波普艺术和行为艺术作品。
一个或几个人按照某种构想,摆布成一个场景,形成一种气氛,表达某种意图。这种“行为艺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陌生的。这次参展的行为艺术作品是以照片形式表现的。开幕当天有几名青年超越展览计划,在现场表演了他们的“作品”:洗脚、卖虾、撒硬币、甩带有男性避孕套的作品,全身裹着白布四处走动。对这种行为艺术,不少美术界人士和观众的评价是:“无聊”、“格调低下”、“哗众取宠”,还有人说这是“吃饱了撑的”。他们认为,真正的艺术应该是严肃的,现代艺术乃至“行为艺术”也不例外。
软雕塑《子夜的弥撒》主要由几个气球构成类似人体性器官的形象。作者在张贴的“充气主义宣言”中,认为“性是至善至纯的美”。但是,很多观众认为它既不善也不纯更不美,甚至“令人恶心”。
作品《对话》是仿制了两个北京街头常见的公用电话亭,玻璃上画有一男一女在对话。2月5日,这件作品的女作者请来一名男青年,向这幅作品开了两枪。她认为,这件作品是“破坏性艺术”,不对它开枪便不完美。结果,这名女作者和那名男青年被公安部门拘留审查,展厅也一度关闭。
观众在展览会的留言簿上写下了各种各样的意见,以至排队看留言簿也成了这次展览的一个景观。
一些专家认为,这次参展的作品,有些在审美意识上有所创造;有些在吸收西方现代艺术的手法和观念方面有一定水平,有些作品带有明显的模仿痕迹;还有些作品可以说是“胡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