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打破壁垒 请财神——天津市高校体育调查之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2-22
第4版(文件·报告·体育)
专栏:体育

  打破壁垒 请财神
——天津市高校体育调查之三
“能搞到钱吗?”清水衙门的天津高校,在学校体育经费紧缺时,伸出了求援之手。经费困难是高校体育的壁垒,这个坚壁如不攻破,就会挫伤刚刚激发出的积极性,使院校体育发展蓝图变成一张废纸。
天津高校体育设施基础差、欠帐多,在京津沪三个直辖市里排老末。不仅如此,连江苏省南京市也比不了。南京既改造了不少旧场馆,又兴建了像南京师大、南京航空学院那样很有气派的体育馆。天津的同志去参观时,看得眼花缭乱,赞叹不已,甚为羡慕。但再好也是人家的,石头城里的设施,搬不到海河边来,先天不足的体育设施,只有靠自己去改造,体育经费也只有靠自己去筹集。
他们既请外面的财神,也拜本地的财神,通过企业集资、社会赞助,高校科研和校办工厂创收等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天津市高等院校体育发展基金。有些企业慷慨解囊拨款支援。这样做虽然不如赞助体育比赛那样可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但从长远看,是对国民健康投资,是对国家优秀建设人才的培植,对企业是有利的。学校拿这个道理进行宣传,使更多有远见的企业家关心学校体育,让人民币、外汇流入院校圣地。
还有一个绝招是逐渐使学校经费向体育倾斜。1986年前,全市高校体育经费仅占总教育经费的0.4%,也就是说100块钱里,只能用4角钱,有人讽刺说不够打牙祭。现已明确规定体育经费不能低于总经费的1%,不许任何人以任何理由挪用体育经费。目前,所有的院校不仅达到这一标准,同时还在自我“升级、拔高”,加重体育的砝码,如天津理工学院已达2.8%。
天津市的第三招是,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改造旧设施、旧房屋为体育用武之地。如天津师大腾出一个旧食堂和旧实验室给体育训练用。天津财经学院自己动手建简易田径场、制作小足球门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些积极性都得到上级的支持和鼓励,所以下面的手脚放得越来越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如今,天津市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已实现了“零”的突破,南开大学、轻工业学院和天津师专建起了两个设备完好的体育馆和一座综合性健身房,另外还建成6个全天候田径场,大学生们原来狭小的体育活动天地得到初步改善。
天津市的文章没有做完。著名画家范曾在南开大学“画楼”,建起东方艺术楼,给了他们启迪,说明社会上许多名人、志士在关心教育,关心学校。他们希望有更多的人像范曾一样画楼、画馆、画体育场,那怕是画一砖一瓦亦受欢迎。社会的力量、学校的力量集合起来,将会奏出高校体育的强音。
                      本报记者 黄振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