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北京中学生消费热一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2-23
第4版(社会生活·体育)
专栏:社会广角

  北京中学生消费热一瞥
本报记者 孟晓云
在北京中学生中,一股攀比“洋消费”热正悄然兴起。
据悉,北京一家体育用品公司每天卖出四五十双“耐克”运动鞋,其中一半以上被中学生买走,其价格每双60至80元。
男装要选名牌,女装讲究式样,一件衣服上挖6个洞的阿迪达斯运动衫是一些中学生所向往的,几十元一套也要设法买到手;“旁式防皱霜”12元一瓶也争相购买,虽然还是十几岁的孩子……尽管《中学生行为规范》规定中学生不许烫发,一些女孩子还是按捺不住模仿外国影星的欲望,花30元到发廊去做“无缝钢板”式发型。
在北京的中学生中“小沙龙”盛行。层次高一些的,三五结伴去咖啡厅,一个座位1元,一杯咖啡5元,大侃一通,再吃些点心,二三十元出去了;层次低一些的,几个人找个角落一坐,一边吸“万宝路”,一边侃大山,也有抽中国烟的,那大多是“红塔山”或“阿诗玛”。
中学生自己不挣钱,却争先学习洋人的消费,又固守国人的传统——由大人养着。据了解,在他们中间,以在父母面前当“伸手派”为耻的,仍属少数;多数人还非常羡慕(或者嫉妒、至少不是藐视)那些“有个好爸爸”的幸运儿。许多中学生不管家庭收支情况,却经常对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他们以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的程度来衡量父母对自己的爱。有一个女中学生曾得意地向伙伴们宣称,她过生日时父母答应为她请一个乐队,而其父母不过是一对普通的知识分子。
时下,赚中学生的钱很容易,作父母的万般无奈去满足子女日益膨胀的物欲。他们也许未尝想到,这样做恰恰助长了孩子的依赖心理、奢侈习惯和软弱无能。
中学生的软骨症成为一大社会问题。但是也有像北京中学生通讯社同仁那样崇尚自立的人。这些“小记者”利用假期勤工俭学,尝试着靠自己的力量在社会上闯荡和立足。也许,在他们以及与他们有相同意识的少年之中会锻造出坚强的一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