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阅读
  • 0回复

绝响今日有知音——爱新觉罗·毓峘和恭王府音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2-24
第4版(文化生活·体育)
专栏:

  绝响今日有知音
——爱新觉罗·毓峘和恭王府音乐
夏珺
去年夏天一个燥热的夜晚,北京音乐厅举办了一场别具一格的三弦音乐会——“爱新觉罗·毓峘三弦传谱音乐会”。舞台上八把三弦齐鸣,一曲《将军令》,用音乐语言再现了一位大将军在隆隆炮声中健步登上将台,检阅三军的壮阔场景。富有戏剧性的是,主奏者不是职业三弦乐手,而是清朝道光皇帝的第五世孙、恭亲王奕?的曾孙爱新觉罗·毓峘(见图)。
毓峘本是个“个体户”画家,正如溥杰先生所说:“吾侄毓峘以国画名世”。毓峘从小就在伯父溥心畬和叔父溥松窗的指点下练习中国画,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工艺美术系学习西画,但他初衷难改,更爱国画。他画的山水人物花卉,熔中西于一炉,章法严谨,笔墨灵活。香港知名人士霍英东曾以五万港币买下他的《钟馗醉酒图》。
三弦古曲中有《弦索十三套》大曲,是配合时令的,每月一曲,加一个闰月,故为十三。这套曲子唐代就有了,现代几乎失传。据中央音乐学院曹安和老先生讲,全国能弹奏这套曲子的非毓峘莫属。为了发掘濒于失传的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教师谈龙建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毓峘。可是以丹青为生的毓峘早就不摸弦了,家中的三弦“破四旧”时已被“扫地出门”。毓峘先生五十七年前生于恭王府后花园,受家庭环境熏陶,自幼喜爱琴棋书画。七岁时常拿一把破旧的三弦当枪耍。他母亲说这琴耍着玩怪可惜,便叫人安上轴、弦,修复一新,让毓峘弹着玩。他的启蒙老师是恭亲王六侧福晋的贴身太监罗德福,《弦索十三套》就是罗一句一句教他的。后来又跟常来家里演奏的“门先儿”(盲艺人)张松山学,张先生说他手指长得好,人也机灵,很愿意教他。那时弹弦也没谱子,全凭口传心授,倒也记得“磁实”。几年工夫,毓峘便熟练地掌握了“十三套曲”。据毓峘先生回忆,那时府里并没有什么宫廷乐队,不像电影里演的那样,吃饭时箫管齐鸣,轻歌曼舞。不过倒常开“家庭音乐会”,他爷爷载滢吹笛子,爸爸溥僡打鼓,哥哥拉二胡,姐姐弹琵琶,他弹三弦,一家人吹打弹拉,自得其乐。
《清恭王府音乐爱新觉罗·毓峘三弦传谱》即将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据行家说,毓峘先生三弦套曲的发掘和演奏,展现了明清以来三弦演奏艺术的活的音乐形象,对研究我国民族器乐艺术的发展很有价值。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