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宣传的错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2-26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人民论坛

  宣传的错位
易运文
星期天上街,恰逢北京市“计划生育宣传日”。大街两侧锣鼓喧天,标语琳琅,彩旗招展。其声势之壮观,花样之翻新,投入人力之多物力之众,令人叹为观止。但我却生出了一个疑问:宣传对象是谁?
答案当然很清楚:北京市民,其目的是为了要使大家响应“一对夫妇只生一个”的号召。而我却又有了一个疑问:这些宣传活动是否办错了地方?
对于“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城市居民,尤其是京津沪等大城市的居民,可谓是家喻户晓并早已实行了。我曾问过在北京、上海工作且已有小孩的朋友同学:是否还想再生一个?他们不约而同地回答:“再生一个,国家倒贴一千元都不干。”对这些人再去作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就难免给人以“蛇足”之感。而在农村,“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观念还很有市场。一位在乡下做计划生育工作的同志,谈到有些农民曾睁大眼睛问他:“啥叫计划生育?”在这些地方,生三五个小孩是常事。如果这种现象不改变,到本世纪末,即使城市人口一个不增,中国也会增加到13.2亿人,其中光农村就有10.25亿人。这种状况说明,在农村大张旗鼓开展计划生育宣传,已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但却是一片冷清,几乎成了“被宣传遗忘的角落”。不仅宣传车很少涉足,就连宣传标语、宣传队员也绝少见面。对这种现象,我称之为“宣传的错位”。
产生“错位”的原因,恐怕是从事宣传工作的城里人图省事,不愿到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去做教育工作,满足于在城里做些刷刷标语、咨询答问之类的工作。再就是多年来形成的形式主义弊端在计划生育宣传中尚有市场,一些人喜欢造声势,大呼隆,这样既应付上面,又有了名声,何乐而不为呢?三是有的同志可能会提出已经分了片、包了干,“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这就牵扯到“上头”,牵扯到体制方面的原因了。体制是人创造的,自然也可以由人来改。根本问题还是对农村超生重视不重视。
这几年,宣传工作中的“错位”现象已见多不怪。比如,滥砍滥伐树木主要是发生在农村,但保护森林的宣传重点却往往也在城里;滥捕滥杀珍禽异兽的事也大都出在山村,宣传保护动物的重点却还是在城里……这些错位,拖之既久,竟无人指出,其间的道理,颇可玩味。
末了要申明的是,我并不是主张大城市不要开展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只是提醒人们注意,宣传工作要讲究方法和实效,要有的放矢,看准对象。计划生育要搞好,宣传工作要下乡。这就是我看了“计划生育宣传日”的一点感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