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扭曲了的竞争承包——发生在运城化肥厂的事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2-26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扭曲了的竞争承包
——发生在运城化肥厂的事件
本报记者 杨文道
再好的办法,只要一旦扭曲,一旦变味,便会结出畸型的果,苦味的果!运城化肥厂便是一例。
本来,今年春天,应是化肥生产、需求的旺季,然而,运城化肥厂却处于一种混乱之中:人心乱,管理乱,生产下降。原因在哪里?还得从头说起。
1987年11月28日,运城市经委对运城市化肥厂实行公开招标承包。
运城市化肥厂是运城市工业骨干企业第一家。厂长侯玉生任职5年,到1987年底,工厂负债510余万元,潜在亏损60余万元,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的各项指标都没有完成。
招标动员大会之后,出来了3方投标者:一方是以生产科长牵头的集体投标者,一方是有化肥专业知识的工程师张天恩,一方是厂长侯玉生。侯玉生在超过规定的期限20多天后,才交出了承包方案。
到底选谁做承包者?
在化肥厂实行招标之前的10月份,运城市主管工业的副市长杨天桢、经委主任杨兴科等就该厂承包问题搞过调查。杨天桢在化肥厂多次向群众公开讲:“侯玉生任厂长的5年,没有把化肥厂搞上去,不能再任厂长了。”杨兴科也公开表示:“几年来,侯玉生把化肥厂搞烂了,而且也不接受主管部门监督,如果侯玉生再任厂长,经委也不能同意。”
然而,领导者们的态度后来却突然变了。杨天桢暗示招标考评组:“要优先考虑侯玉生承包化肥厂。”
去年2月9日,杨兴科通知集体投标一方的牵头人:“因为你没有大专文凭,被取消承包资格,不要参加答辩会了。”经委一位副主任赵永康当场提出异议:“侯玉生也没有大专文凭,应该一视同仁。”一些职工也找到杨天桢,要求上级领导再认真地研究一下。杨天桢说:“要认清形势,这是决定的,不能改变。”2月10日,杨天桢又对部分评委说:“如果侯玉生承包不上化肥厂,你们就别回来见我。”
2月11日,化肥厂招标承包答辩大会上,职工代表向侯玉生提问:“这几年你任厂长期间,企业为什么搞不上去?”杨兴科忙着解释说:“不谈这些事,这与承包无关。”并临时宣布:“未经许可不准发言。”当职工代表提请评委会应该当众公布投票结果时,杨天桢强调:“这是组织上的事情,与你们无关。”最后,在群众一片唉叹声中,未公布选票结果,就宣布侯玉生为化肥厂承包人。
领导们的态度为什么变化这么大?为什么招标承包走了形式?据了解,侯玉生为了能够承包化肥厂,于1988年元月,动用公款一万多元,给杨天桢、杨兴科和部分承包评委等单位分别按等级送了礼,仅桔子就送了6940公斤,有一天买名烟名酒就花掉了3000多元。
这种扭曲的承包,对侯玉生来说,也不是什么喜事,结果是指挥失灵,只得靠“强硬措施”:大撤大换,有的被解雇,有的被撤职,几个月里被撤换的达几十人次。侯玉生当然也不得安宁,于是以每月620元的高薪雇用3人作为厂长的私人保镖。
生产搞不上去,为了掩盖完不成经营承包指标的事实,弄虚作假。1988年2至3月间,侯玉生责令统计人员虚报化肥产量352吨,虚报产值5.2万多元。7月份再次虚报产量37吨,其中有14吨次品冒充合格品。这个统计员在8月15日的检查中抱怨:“我知道这是违反统计法的,如果顶着领导不报,怕在厂里不好呆。”1至9月份,侯玉生违反物价法规,高价销售化肥一万多吨,三次被物价局罚款8万元。在10月份全国财务大检查中,查出侯玉生利用少摊成本、虚报利润13万余元,截留国家利润3.1万元。11月份,侯玉生变换手法,采用开空票假销售,虚报利润16万余元。
该厂主管会计申秋玲不同意侯玉生的作法,被撤职并停发工资,至今不让上班。财务科长李景安也为维护会计法规,被撤职、停发工资。
去年,运城化肥厂完成的化肥产量只占承包合同指标的75%,按合同规定,应终止承包者的合同,但至今未见有什么措施。化肥厂干部工人议论纷纷:化肥厂的问题何时才能解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