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十万琴童的喜和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2-26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十万琴童的喜和忧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有10万少年儿童在学习钢琴、小提琴、电子琴、手风琴。仅去年一年,各团体、艺校和其他单位举办过的全市规模的钢琴、小提琴、电子琴、手风琴比赛就达15次,参赛者8000余人次,各种形式的获奖者近200人次。老音乐家赞许说:“今后若干年,在这批孜孜不倦的琴童中,一定会出现莫扎特,出现帕格尼尼,出现肖邦。”
然而欣喜之余,有识之士又不免对少儿学琴的一些倾向表示深深的担忧。据了解,全市私人拥有高中档家庭电子琴有14万台,钢琴4万台。父母对子女几乎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制订了严格的习琴规定。多少个孩子,东方未晓就得起床学琴,中午放学,匆忙扒完饭,又得坐在琴凳上,而晚上更是雷打不动的习琴黄金时间。许多家长眼里,乐器成了神童制造器。
在“学琴热”中,出现了儿童习琴年龄越来越小的趋势。前些年,若有一个7岁儿童弹一曲《我爱北京天安门》,或拉一段《苗岭的早晨》,不少人会啧啧称奇;而现在,一个5岁儿童弹奏一首巴赫高难度的《d小调序曲与赋格》都不成为新闻了。许多家长不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儿童心理,一味超前教学,不仅影响儿童的学琴基本功,而且潜伏了儿童对弹琴厌恶、抗拒、憎恨的学习心理。           
   (1月30日《解放日报》 屠海鸣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