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阅读
  • 0回复

“小郊区”不能适应“大工业” 上海继续提高农业地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3-01
第1版(要闻)
专栏:

  “小郊区”不能适应“大工业”
上海继续提高农业地位
本报讯 记者章世鸿报道:认为农业在上海总产值中只占9%,上海是“大工业、小郊区”的思想,现在基本得到扭转。出席市农村工作会议的市领导和各部、委、办负责人,从来不像今年这么多。
上海上工业,郊区出了大力。现在上海400万农民口粮基本自给,700万城市居民蔬菜百分之百由上海自给,禽蛋60%自给,猪肉40%自给,市民对“菜篮子”比较满意。乡镇工业发展起来后,其收入支援农业的数额比市里财政给农业的投入高10倍。出现这样的局面,是贯彻市委在1985年提出郊区经济必须坚持“一二三”的指导方针的结果。“一二三”即贯彻城乡一体化,站稳两个立足点(农民口粮立足自给,城市副食立足自给),坚持农副工三业协调发展。上海这四年来,农副工三业都上升,说明这个指导方针是完全正确的,正如农业部领导同志说的,上海把农业为基础的思想具体化了。
今年上海再一次强调重视农业,要求各行各业为农业开绿灯。为了提高郊县干部的积极性,上海实行了财政承包、下放权力等措施,包括下放部门项目的审批权限,简化审批手续,放宽各项政策,使县长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各县也向乡政府放权。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市里强调稳定政策,解决农民怕变、怕减少收入的问题。前段时间,听说乡镇企业要限制,农民很担心。市领导人重申乡镇工业在作必要的调整后仍要稳步发展的方针,并宣布各项政策基本不动,给农民吃了“定心丸”。去年年终分配后,市里鼓励储蓄,同时向农村投放大量紧俏商品,所发货币有60%在半个月内就回笼了。农民感到满意。郊县的干部说:“只要上下思想统一,城乡认识一致,那末,今年上海农业的丰收是有保证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