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失衡的结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3-02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经济生活面面观

失衡的结构
本报记者 刘桂莲
国务院的9个部和24个省市,在去年曾不同程度地被卷入蚕茧大战。记者就此到四川省采访,观察“蚕茧大战”对丝绸生产带来的冲击和困扰。 一
南充地区是四川省蚕茧主要产地,这里也集中了一些大丝绸厂。被国际同行赞为“世界缫丝业大厂之最”的南充第二丝绸厂,是一个有4000名职工、近80年历史、一流设备的生产出口丝及丝织品的专业厂。厂长梁文炳告诉记者,蚕茧大战后,原料供应失去了保证,该厂一直处于“等米下锅”以至“无米下锅”的状况。1988年全厂缺150多吨干茧,意味着一个半月时间无茧停产。1989年上半年能调进多少茧,心中无底。
茧缫丝,丝织绸。再说南充织绸厂。这个四川省创汇第一大户,则因丝供应不上,去年在局部停产之后,出现全面停产。厂里天天派车到丝厂“周游”,常常只能得到百十斤的丝,而该厂日耗丝为2.5吨。每停产一天,减少织绸3.5万米,少创汇5万美元。
在成都,市丝绸公司经理告诉记者,蚕茧大战在四川最大的受害者要算成都。成都丝绸业原料95%靠各地县,“蚕茧大战”的冲击,使这里的原料供应失去了依托。成都蜀锦厂是拥有完备的生产手段和雄厚技术力量的骨干企业,产品畅销西欧、北美、港澳和东南亚。如今,计划下达的原料指标该厂只能购到10%。无奈该厂的名牌产品软缎被面砍了,闪光被面也搁置一旁。列入必保的少数民族用品和传统蜀锦也只能时停时织。
为保出口创汇大户,一些地区不得不采取行政命令:丝厂要保证供丝计划,否则,将停止供茧,限量供电;对不交茧的市的有关人员,除执行党纪、政纪处分,还将扣减该县吃财政补贴的指标。 二
据四川省有关同志介绍,四川1988年产丝1万多吨,出口丝3000吨,织绸用丝4000吨。按说这1万多吨丝不但能满足本省需要,还可以销给其它省一部分。为什么丝一下子变得这么紧张呢?
价格失衡,导致了丝绸业内部结构的严重失衡。
由茧而丝,由丝而绸,一个比一个价高,才属正常。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茧、丝、绸之间形成价格的扭曲,使丝价不但大大高于茧,也高于绸(坯绸)。出口1吨丝可卖20多万元,而出口用1吨丝织成的坯绸,还卖不到这个价。于是,大家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到丝上,丝成了名副其实的“皇后纤维”。
自己办丝厂缫丝,比卖茧划算得多。谁也不愿肥水流走,各地便纷纷办丝厂。全国年产茧700万担,可现在的缫丝能力已超过1000万担。3年来,四川的蚕茧仅增加10%,加工能力则翻了一番,省里要求关掉27个厂子,可一个也不见关。
市场价格对商品走向具有一种“魔力”。丝的价格决定了丝的身价。
丝的第一去处再也不是进入工厂织绸,而是进入流通竞相出口。特区和沿海地区的抢购者,可以出比规定价高出将近1倍的钱买丝出口,这就使四川的丝大批流走。在一段时间里,无论是丝绸行业的还是非丝绸行业的,本地的外地的,有后台的没后台的,明的暗的,生产部门的贸易部门的,都投身到抢丝的旋涡,有的甚至动用了军车、飞机。尽管有国务院的通知,经贸委的规定,物价局、工商局的“指令”,省里的文件,执法部门的检查,也难有效地控制丝的倒卖。
蚕茧大战,实际是抢丝大战,人们争购又竞销的是丝。
丝走俏,丝价在竞争中一涨再涨,夺走了织绸业能够消化的合理价格,使绸趋于衰退,需要投入资金、技术才能创造更高附加值的高档绸更趋萎缩。 三
蚕茧大战给丝绸业带来了困难,也留下了思考。
茧、丝、绸三者为什么比例失调,丝为什么特别走俏?丝如此走俏正常还是不正常,是喜、是忧,还是喜忧参半?如何调整这三者的关系?
一方面技术先进、设备优良、管理经验丰富的大厂处于无米下锅或等米下锅的境地,而一批20年代作坊式手摇火烤的土法缫丝厂和设备落后的织绸厂却在兴起,显示方兴未艾架势。一方面生产条件好的工厂为消化不了原料涨价因素而犯愁,一方面生产条件十分差的工厂则有充分的优质低价原料享用。如何纠正这种倒置现象?
从四川情况看,一方面厂长为原料呼天唤地,叫苦不迭,一方面原料却在流通领域“击鼓传花”,倒来倒去,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茧、丝、绸,是个系统工程。消除蚕茧大战,使茧、丝、绸协调发展,关键还是在于制订切实的政策,把茧丝绸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利益真正协调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