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出路:技术创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3-04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思想库

  ●如何发挥科技促进经济的潜力?
●如何提高资金和资源的利用率?
●如何使我国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出路:技术创新
本报记者 陈祖甲
贾蔚文,曾在工厂担负领导工作,以后到国家经委政策研究室。1978年后,任国家科委办公厅副主任、计划局副局长、攻关局局长、国家科委委员等职。现任国家科委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副理事长。近10年来,他一直在探索经济和科技结合的问题。
记者:听说您正在研究技术创新问题。这个概念对本报的读者来说十分陌生。能否请您介绍一下?
贾蔚文:“技术创新”的理论观点,最早由美籍奥地利学者熊彼特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来的。创新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用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的变革来解释经济发展过程。这是当前国际上的一个热门课题。许多发达国家或先或后地制订了促进技术创新的法规和政策,有些发展中国家,也探索出一条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使经济得到振兴的路子。
记者:可是,熊彼特本人认为这种理论不适合于社会主义国家。那么,现在研究技术创新,对我国的经济有什么意义呢?
贾蔚文:技术创新理论在近些年来有所发展。人们把技术创新与新技术革命结合起来,希望通过经济和技术一体化来提高本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这是一条发展商品经济的思路。这种模式不仅适用于发达国家,也适用于具有一定经济基础和科技力量的发展中国家。
从我国的情况看,我们在赢得经济较高地增长速度方面取得了好成绩。但在相应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提高资金利用效益和资源效率方面则不理想。国际社会对我们的人均固定资产高、投入高、产出效益低,一直有批评。
记者:近10年来,我们一直在鼓动经济和科技的结合,以科技进步来促进经济发展。可是科技的潜力始终没有发挥出来。有人认为这是资金不足的缘故。
贾蔚文:资金缺乏,人均占有资源不足,这仅仅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现有的资金运用得如何?资源的效益发挥得如何?这是我们最主要的弱点。国际上对各国经济发展的评价中有个指标,叫做综合要素生产平(指劳动力和资金的投入与总产值之间的差额),以及由此得来的综合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我国建国以来的综合要素生产平不仅较发达国家低很多,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较,也处于较低水平。进入80年代以来有所进步,但仍然很低。
我们过去把主要精力放在量的增长上,如超英赶美,而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效益、提高质量、降低消耗上。尽管有些文件也提出讲究效益和效率,但实际运行中,从经济生活到经济体制、政策都没有向这方面进行有成效的引导。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记者:那么,您看我国经济发展的出路何在?
贾蔚文:出路在于实行以技术创新为内在机制的发展模式。过去我们讲技术进步,往往把主要视线放在搞出好的发明、使我们的技术在国际领先上。这自然是必要的。然而,有了好的技术成果是不是就有好的效益和效率了呢?实际上这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于这个问题,科技界、经济界、企业界都很少研究,似乎认为这不是自己范围的事。
记者:我们鼓动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至少已有10个年头了。可是,就是推不开。有资料说,仅上海市机电系统,1986年至1987年获得的成果达1164项,推广应用的只有110项,不到10%。即便是应用的项目,真正占领市场取得重大效益的产品又寥寥无几。看来,从成果到商品,这里头还有什么奥秘没有解开。
贾蔚文:这就是我们正在研究的技术创新问题。如果从研究开发的经费、所取得的技术成果来看,日本不如美国。但是,把成果变成产品的本领,日本却超过了美国。许多领域的产品,日本在世界上是领先的。因为日本在战后建立了一种强有力的技术创新机制和实施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创新政策。南朝鲜的彩电、汽车能够打入美国市场,技术创新搞得好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记者: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您所说的技术创新就是指从技术成果到生产产品的过程。
贾蔚文:这是一个创造性的劳动过程。现在对技术创新有几种误解。以前曾把技术创新翻译成技术革新。而在汉语里,技术革新又是指群众性的小改小革。这样,技术创新就没有被引起重视。另一种观点认为,技术创新就是创造发明,是指技术成果而言。其实不然,技术创新不仅是技术的获取,创造发明,更主要的阶段在于把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生产,制造出产品去占领市场。还有一种看法,以为技术创新是技术领域的事。这也是一种误解。技术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应当包括经济、技术、管理和社会等许多方面的一个综合性的工作过程。这是一个提高国家经济的国际竞争能力的经济发展战略问题。
记者:如此说来,技术创新的内涵一定相当丰富了。
贾蔚文:技术创新应当包括9个环节:产品的设计、生产资金、原材料和装备的供应来源、生产工艺和技术、新的组织管理形式、人才的新组合和对职工的培训、市场销售网络的建立,还有企业家阶层的形成。这些环节缺一不可,逐一地健全这些环节并且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记者:这些环节在我国都很薄弱。拿产品设计来说,从外观到内部结构的设计都不很讲究。现在有一本《设计》杂志,是中央工艺美院办的。企业界很少注意。
贾蔚文:是这样。通过设计,可以把有关的技术和管理、组织的好经验优化组合进来,使产品具有新的品质和价值。为此,我们需要研究商品学、市场等等。可惜,我们现在的企业有基建投入,生产投入,却很少有技术创新其中包括设计、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等方面的投入。又比如,对于销售,我们也没有把它当作一种创造性劳动。像万宝产品准备销往美国,同万宝合作的美国代理销售公司提前两年就做销售准备,包括做广告,还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分公司。南朝鲜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销售网络,我们这方面起步较晚。
记者:您讲的技术创新同成果推广应用好像是一个过程。
贾蔚文:从表面上看是这样。然而,这两个概念根基于两种不同的观念和运行机制。成果推广应用是个产品经济的概念,就是说,把成果在某些方面得到一些应用就达到目的了。如果能做成产品那就是最好的结果了,至于能不能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商品,进入市场,占领市场,不是这个概念的“分内之事”。技术创新则是个商品经济的概念,是个创造性的概念。为了把成果变成商品,需要研究产品的功能、外观,对于有些消费品来说,还要包括魅力价值、性能价格比、销售渠道、广告、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等。不仅要研究自己的商品,还要研究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弱点,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所以,要实现技术创新,首先要更新观念。
我们讲科学技术变为生产力,这里有两种长短不同的链条。长链条是从研究新概念,经过研究、开发、技术创新到出产品;另一条短链从技术成果经过技术创新到产品。在当前,我们发展经济,更需要像打篮球那样多采用从中间“切入”的方式,以有些已有的技术成果或引进的技术为起点,经过技术创新做出高质量的新产品,走后一条路,就是走技术创新的捷径,周期短,见效快。这对我国来说,是一条加快经济发展的道路。这也是近几十年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经验所一再证明了的。我以为,建立强有力的技术创新体制是整个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