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闹市里的宁静村落——到北京心理行为健康指导中心就诊的“文化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3-04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闹市里的宁静村落
——到北京心理行为健康指导中心就诊的“文化人”
本报记者 卢小飞
一个知识分子,因为自己的际遇与政绩不佳,有了受挫感。睁眼看周围,处处是不平事,于是愤懑、压抑、心理失重,进而导致不快。一天,她走进了“心理行为健康指导中心”,试图让大夫“复原”自己。一谈方知道,自己并没有什么病。
那天,记者听储呈平大夫说,这几个月,有不少被“优化”下来的人前来诉述苦衷。这个咨询处对“现代都市”实在是“雪中送炭”。
有这么个小伙子,大学刚毕业,分到某学院教书。没几天,赶上“优化组合”,给“优化”下来了。走投无路,想起了心理医生。自然,心理行为咨询,只能排忧,不能解难,但小伙子毕竟挺过来了。
说到这,储大夫特别插了一句:有的人心理行为出了毛病,很大程度是因为他的行政长官工作方法不当或者本身就有心理变态。只是这里看病不看人,意在指导对方科学地认识自己与环境。比如,分析动机是个体特点研究中的核心问题,而心理学谈动机不侧重好坏问题,而只论强与弱——即反映一个人被激励的状态。
心理行为健康咨询在国外是“老来俏”。我采访的这个“中心”受国内心理学专家指导,去年4月19日开业,常常门庭若市。也许是位于西单路口,路过此地不用挂号,推门而入,十几分钟可做一份心理状况测查,等医生问诊也不费事。
开业不到一年,已有四五千人来这里测查、就诊。据统计,有1/3是知识分子和干部,剩下的大都是学生和工人。从文化背景看,具有初、高中文化的占49.5%,具有大中专文化的占44.4%。这或许是文化人更易接受新事物,也或许是文化人的“毛病”更多些。
不同的心理特征有不同的反映。储大夫举了一些例子。很多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对现实问题敏感,忧国忧民,而理想与现实又常常发生冲突,还有诸如调工资、分房子、定职称、出国等等数不清的纠葛,使人紧张、压抑、疲劳,轻者影响健康、影响工作,重者造成事故,给社会带来危害。
很多人患恐惧症。真出乎意料,其中竟有不少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他们感到吃力,见到生人就紧张,而现实社会又要求他们善于推销自己——在人海中游刃有余,很多人难以适应,由此产生心理变态。
青少年情况又有不同。进入青春期后,身心发生巨大变化,而个性尚未成熟,情感还不稳定,意志还不坚强,常会有闭锁与交往的冲突、依赖与独立的冲突、愿望与现实的冲突,也最易受到心灵的伤害——比躯体的损害更严重。
还有想不到的。新闻的透明度越来越高,这本是好事。可很多人因为心理承受能力还是五六十年代的水平,接受不了一桩桩被公之于众的社会丑闻,随之忧患陡生,过度焦虑。其实,并非以往不正之风少,只是过去不“透明”,不知道罢了。
他们还提供了一个情况:专家们在调查流行病发病规律时,发现85%的心血管病与人们的行为有关,心理学称之为A型行为,这正是紧张、嘈杂的都市生活造成的。随着城市改革的进程,社会生活迅疾发生变奏,老的“不适症”克服了,新的“不适症”又将产生,连储大夫、张大夫他们也有一种应接不暇的紧迫感。更多的心理行为健康指导机构将会应运而生。
由此想到,思想政治工作者们不妨也兼学一点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