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阅读
  • 0回复

选择——在香蕉与粮食之间——写在蕉乡玉林市郊田园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3-05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特写

  选择——在香蕉与粮食之间
——写在蕉乡玉林市郊田园上
本报记者 郑盛丰
在广西,一提到香蕉,人们就会想到玉林市;一提到玉林市,也会想到香蕉。香蕉与玉林,已难解难分。
蛇年初春,记者来到著名蕉乡玉林市时,却很少听到人们对香蕉的赞美。随处可见的是另一番景象:退蕉种粮。
城北乡谷山村,这是玉林市种蕉最早最多也最好的一个村。就在刚刚收获过的蕉园旁,村支书文丕嘉有声有色地向记者叙说一部香蕉的兴衰史:建国初期,这里就成片种蕉;70年代,仍有一些农民冒着被“割尾巴”的痛楚和风险,继续种蕉;乃至新近几年,谷山村的3000亩耕地几乎全部被蕉林覆盖。但今年,靠种蕉致富的村民们决定:把一半蕉园复变稻田。这种变化,不是迫于行政命令,主要推动力来自那只看不见的手——价值规律。
城北乡乡长赵子坤说,前几年,市场上蕉粮比价是1公斤香蕉可换1公斤大米。一亩地种水稻年产稻谷650公斤,折大米约450公斤,而种蕉一年可产2000公斤。蕉粮相较,种蕉远胜于种粮。务实的农民自然选择种蕉。1986年,全乡种蕉面积达2万亩,超出上年两倍。
然而,去年秋冬以来,玉林香蕉价格大跌,粮食价格则猛涨。蕉粮比价由往年的1∶1变成1∶4,再加上销路不畅,运力困难,不少蕉农蕉商出现亏损。蕉粮比较,种粮显得上算了。
务实的农民又根据新的价值取向进行新的选择:退蕉种粮。
“农民已经付诸行动了。你看——”顺着乡长手指的方向可以看到,远处一片蕉林已被砍倒,土地被犁翻过来。
政府对农民植蕉种粮,当然不是消极地袖手旁观听任自流。前几年,由于香蕉发展过猛、上市太集中造成运销渠道不畅时,市乡政府曾花大力气四出联系促运促销。近期由于粮食紧缺粮价上涨,农民耕种兴趣由蕉转粮,市政府又因势利导提供服务,对发展粮食实行鼓励扶持的倾斜政策。市里还选派数百名干部,打起铺盖卷分别住到各村委会去……
尽管如此,玉林市蕉区的农民并不打算把蕉园全都改种粮食。关于这一点,中年农民文成的想法是:原先全部种蕉的5亩责任田改种粮3亩,留蕉2亩,分别精耕细作,以期蕉粮互补,共夺丰收。
来自田园的种种信息,使与农民打了30多年交道的玉林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赵世材获得这种感受:许多农民和基层干部,已学会思考,懂得选择了——这正是田野上的希望所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