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通货膨胀余悸未消,又担心出现经济滑坡。刘国光提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两手抓”:紧缩总量 调整结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3-05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通货膨胀余悸未消,又担心出现经济滑坡。刘国光提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两手抓”:
紧缩总量 调整结构
●一种似是而非的理论:治理经济环境不能着眼于压缩总需求,而应着力于
增加总供给
●一种不正确的心态:都想不伤筋动骨,在歌舞升平的景象中舒舒服服趟过
经济低谷
在接二连三的理论讨论会上,在喜迎新春的家家餐桌上,人们聚首议论,最关心的仍然是经济问题。一方面,通货膨胀余悸未消;一方面,又担心着出现经济滑坡。怎样找到国民经济柳暗花明的出路?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采访了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
老专家的书桌两侧齐刷刷的堆放着卷宗和书籍,显然已几经思考。他指出:“目前,在治理经济环境的过程中,我们确实遇到了‘两难’问题——坚持紧缩,会加剧资金的紧缺和资金周转的困难;放弃紧缩,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就会如脱缰野马,难以收拾。怎么办?看来必须抓‘两手’,一手抓总量的紧缩,一手抓结构的调整。”
谈到这里,他顺手翻开一摞材料,接着说,今日的“两难”并非头次遇到。1985年,针对当时经济过热,曾采取了总量紧缩方针,但到1986年初就招来一片抱怨声,甚至理论界也有人以紧缩造成“国民收入巨额损失”为由,反对紧缩。其结果是银根全面放松,过热的经济尚未“软着陆”又重新腾起。1987年第4季度再次紧缩也未能坚持下去,致使通货膨胀日益加剧。去年3月,在一次会议上,刘国光郑重地做了“正视通货膨胀”的发言。现在,他认为警钟仍需长鸣,问题仍应正视。
“为什么会一紧就叫,一叫就松,一松就胀呢?”
刘国光说:“这与一种似是而非的理论有关。这种理论认为,治理经济环境不能着眼于压缩总需求,而应着力于增加总供给。但是,剖析近几年国民经济,造成总量失衡主要根源是总需求过旺,而不是总供给不足。总供给在统计上表现为产值速度,从这些年每年递增10%以上的工业速度来看,总供给的增长是不低的。我们现在遇到能源、原材料、外汇、资金的‘瓶颈’,正反映出相对于我国目前资源的承受能力来说,工业生产的总供给绝对量不是过少而是过多,问题在于供给结构不合理。所以,笼统地提增加总供给,就等于在已经过热的经济上加热,这显然是不妥的‘药方’正确的办法应是在控制需求总量上釜底抽薪,同时,调整供给结构,以增加真正的有效供给。”
说到增加有效供给,刘国光说,紧缩时期应当是进行结构调整的大好时机。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时机,灵活调度资金,灵活运用信贷、财政政策,支持那些真正提供有效供给的企业增加生产,进而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至于那些重复建设、重复引进、效益低下、浪费资源的工厂,则应像挤脓包一样坚决挤掉、淘汰掉。否则,如果不抓紧时机对不合理的、低效的经济结构进行大的调整,经济机体的沉疴必将在持续的通货膨胀中加重加剧,有可能演变为长期滞胀。这是我们应当竭力避免的。
实现治理经济环境的目标,是需要付出相当代价的。刘国光认为目前有一种不正确的心态令人担忧,那就是大家都想不伤筋动骨,在歌舞升平的景象中舒舒服服地趟过经济的低谷。这样的精神状态,难以承受紧缩的考验。比如社会集团消费,人人皆知需要压缩,但又不愿压缩到自己头上。去年年初计划压缩20%,实际执行的结果反而比前年增长20%多。如果各项紧缩措施照此执行,也会名紧实松,欲减实增,收效甚微。因此,从现在起,上上下下都要做好承受局部的暂时的痛苦的思想准备。企业办不好要关停并转;产品没有竞争力要被淘汰。紧缩的过程,势必成为扶优限劣,择优汰劣的过程。当然,紧缩期间,在社会保障制度、公共福利制度和公平分配政策(包括税制改革)等方面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建立必要制度,以期缓解倒闭和失业给部分人员带来的困难,激发全体人员的积极性。              本报记者 董焕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