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贫困是否是创作成功的必要条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3-05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贫困是否是创作成功的必要条件
单正平在1989年第1期《天津文学》撰文说,“文章憎命达”,“诗穷而后工”,一直是几十年来文学史著作和文学理论教科书所强调的规律。文学家们几乎无人不相信这种观念。从历史看,贫穷固然哺育了一大批优秀作家,但出身贵族、身居高位、俸禄优厚而成为大师名家的也比比皆是。杜甫、曹雪芹固然穷极而后成大家,却也曾有过轻裘肥马金屋玉床的豪华奢侈生活。彻底的、从生到死一以贯之的赤贫生涯很难产生诗人。
艺术创作需要起码的物质生存条件,人只有在解决了衣食住行的实际需求后才可能从事艺术和其他活动。艺术创作需要丰富的文化素养,而文化素养的获得要以丰厚的经济条件为代价。
遗憾的是,一贯以贫穷为光荣的我们对这一现象视而不见,只是死盯着贾岛式的苦吟派和落了魄的吴敬梓、曹雪芹、蒲松龄,把贫穷加努力即是成功当作培养作家的不二法门。
正是这一荒谬的信念,使许多有才华、有潜力的人将自己封闭在贫穷的境界中凝神修炼,期待幸运之神降临,反而越来越远地脱离了充满欲望的生活洪流。也正是这一谬见,使许多本无天赋、只以贫穷勤奋为资本的好青年盲目献身文学,呕心沥血,把大好年华虚掷在无法计量的无效劳动中,积稿盈箱,难得有一首半篇付梓问世、值得一读。
艺术之神既不钟情于金钱,也不倾心于贫困,她只热爱天才、激情和灵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