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雨雪知春归——和县三日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3-06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特写

  雨雪知春归
——和县三日记
本报记者 张振国
盛产大米、棉花、油料、蔬菜的安徽和县,顶风冒雪步入改革后的第11个春天。元宵节后的第一天,记者走访了这个县。
上午大雪纷纷,下午细雨蒙蒙。县委书记洪连文一边向我介绍:为争取今年农业丰收,正月初八,他们就把村、乡、区、县四级干部请到县里商讨急务;一边又不时地眼看天象,心急如焚地说:“雨已下了十多日,在田的20多万亩小麦、30多万亩油菜、5万多亩蔬菜,必须抓紧抽沟沥水,防冻、防病……”
他约我赶到全县最大的农业产地——沈巷区看看。一路葱绿,几乎不见闲田。小麦、油菜长势特好。只是横竖成行的垄沟中积水过多。傍晚,我们到达区里。刚从田头回来的区委书记李大量,好像看透了老洪的心思,劈头就说,我们当务之急,就是动员全区农民下田抽沟沥水,保住作物的命根子。
他紧接着提了一连串的“当务之急”;杂交稻良种尚缺一小半,化肥尚少1/3,麦田里见有麦蜘蛛,油菜芯里发现蚜虫,而专营的农药至今无着落……
“急务”连连,为了今年丰收,人们的心在“春忙”中跳动!
次日,雨夹冰雹下了一天。我到城南乡。这里四下一片片塑料大棚,村民寥寥。一打听,才知全乡男女老少这两天都日夜守候在菜棚中。棚上一有积雪,就用手轻轻把它拂去,生怕棚顶被冰雹打破……太平村农民黄家来说,早春细菜正上市,或即将上市,今年春辣椒可比往年提前个把月,棚一出病,不光我们经济受损失,临近的南京、芜湖、马鞍山的市民吃菜也成大问题。这几天晚上,村上最少有1500人在大棚里抵抗风雪。
23日,风雨冰雹交加。人们坐在屋里,都感到很冷。县里职能部门忙得火热。采购人员,有的正冒雨归来,有的正顶风外出;联系农资的电话、电报来往不断。化肥已到手一大半,电力部门把农业用电由“老小”提到“老大”的位置,但缺口太大,他们希望华东电网能多送些电来……
2月24日到3月4日,记者又在安徽大江南北的农村跑了一圈,所到之处,也都是一片春忙,一片希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