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李广臣拒礼引起的议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3-06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李广臣拒礼引起的议论
本报记者 王标
春节前,《北京日报》刊登了一位回京知青的信。这个在山西插队多年的知青,饱蘸热泪叙述了北京市劳动局干部李广臣多次拒礼的事,最感人的是李广臣在给这位知青的一封信中恳切地说:“我理解你们全家的心情,也请你们理解我。现在社会上丑恶的现象已经不少了,我们不该再添上一笔。”
李广臣拒礼,感动了这位知青,使他产生了一个信念:党员和干部绝大多数是廉洁奉公的,廉政建设一定会成功。李广臣拒礼的事见报之后,震动了社会各界,有人提出将李广臣列为1988年首都十大新闻人物。
李广臣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记者找到了他和他的同事们,想写一写这个普通干部,却引起了一场“议廉政”。
阎志境(市劳动局机关党委干部):李广臣所做的事其实十分平常。我们的干部绝大多数是清廉的,违法乱纪的只是极少数。如今报上对阴暗面的报道多了,有些人便产生了错觉。似乎党内的腐败现象已严重得难以收拾。
记者:请问李广臣同志,你收入多少,拒礼,是因为不在乎那点礼,还是因为别的什么?
李广臣:我上有老下有小,每月百十块钱,并不知足。但我是国家干部,为政府做事,我的言行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大道理谁都懂,党章上写得明明白白。另外,咱还要讲个良心。人,要有最起码的东西——良心,要有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再有,自个儿压住欲望也是个办法。当然,实在穷得不行了,换个挣钱多的地方,正正当当地去挣。总之,歪门邪道咱不搞。
记者:这就是说,对付道德和欲望冲突,您靠的是:一、道德良心;二、抑制欲望;三、选择环境。对您这类人来说,道德是有律己效果的,但有些人却认为“道德说教”失灵了。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李广臣:光靠道德教育当然是不行的。有的人可靠觉悟,有的人需要物质刺激,对有的人要靠法,得把这几招都用上。
王成景(劳动局机关党委干部):还要大力提倡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我们得靠精神支柱。党员和干部要有使命感、责任感和目标感。
有些同志提出“厚俸养廉”,然而,以权谋私的人,往往并不是生活最窘困的人。再说,国家也不可能、国情也不允许马上拿出大钱改善机关工作人员的生活。我们是在为人民服务宗旨下建立起来的党,是提倡献身精神的。我就不想让自己的生活水平高于群众。
李广臣:我常想,现在欲望是刺激起来了。有钱的当然可以满足,有权的也行;那没钱没权的怎么办?
阎志境:上点年纪的人常怀念50年代和60年代前半期。那时,生活尽管艰苦,人们都有理想,有大目标,精神振奋,感到有奔头。大跃进时,大家砸锅炼铁,大干苦干,社会风气也是健康向上的。
阎志境:现在好象缺少一个强有力的权威中心。毛泽东时代,他说的不管对不对,人们不思考就执行。现在不行了,人们各行其是,谁都可以捞。
记者:您主张重建权威中心吗?
阎志境:是的。没有权威的凝聚作用,群众就成了一盘散沙,干什么的都有。
王成景:要讲个人的责任感,每个人都“从我做起”,不为丑恶现象再添上丑恶的一笔;每个单位都抓好自己的廉政建设,那么,就有可能形成一些良好的小气候。小气候多了,就会影响甚至改良大气候。
李广臣:现在是想使的招儿都使出来了。病,还在加重。
记者:还会不会另有方剂呢?
李广臣:那就是决策人考虑的事情罗。但作为一个党员干部,我决不为丑恶现象添一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