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茧丝绸的反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3-07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经济生活面面观

  茧丝绸的反思
本报记者 李茜
好形势后面有隐忧
丝绸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唯一占垄断地位的商品。我国生丝产量占世界产量的70%,生丝出口量占世界市场贸易量的90%,绸缎出口量占40%以上,生产和出口都居世界首位。
近几年我国丝绸生产稳步发展,1984年至1987年,蚕茧产量平均每年增长5%左右。茧、丝、绸生产的发展带来了外贸的日益兴旺,1987年出口创汇13.4亿美元,比1986年增长18.6%,1988年创出口16.5亿美元的新纪录,比上年增长23.2%。其中丝类出口5.5亿美元,增长29%;绸缎出口5.5亿美元,增长16%,服装及制成品出口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丝绸出口的好形势令人鼓舞。
但是,好形势背后也存在着隐忧。我国茧、丝、绸这个传统产业,目前正面临着新的挑战。挑战不仅来自国际市场的角逐,更来自国内市场上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的矛盾,“蚕茧大战”就是这方面的集中表现。据纺织工业部初步统计,1988年全国蚕茧产量比上年增长6%,但蚕茧质量显著下降,毛脚茧和劣质茧增加,因而同年的生丝产量比上年减少8%,绸产量比上年下降25%。这不正常的一增一减,就是“蚕茧大战”带来的恶果之一。
纺织界有识之士指出,对我国这两年丝绸出口的好形势不能过分乐观,实际上这两年出口创汇的增长,有相当部分来自国际市场价格的上升,以及压缩库存和内销而取得的。他们说,“蚕茧之战”是坏事,但它暴露了多种矛盾,作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教材”,很值得深入地研究一番。
“按下葫芦浮起瓢”
去年9月22日,国务院发出了茧丝实行统一经营的紧急通知,迄今已5个月。最近记者访问了有关部门,得悉各地的战火已经基本熄灭,但引发大战的基本矛盾仍未解决,产供销关系尚未理顺,在有些地方矛盾仍然相当尖锐。丝绸生产和出口在我国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上海,目前就面临着很大困难。1988年国家计划由四川省调进生丝1000吨,迄今一吨未兑现,1000台织绸机面临缺粮断炊的危险。在苏南一些城市,也存在同样情况。
为什么国家的调拨计划未能实现?专家们说,10年改革开放,我们的经济工作,包括人们的观念,已经发生深刻变革,各地在改革中实行了外贸层层包干,加上财政“分灶吃饭”,茧丝盈亏都在地方,一些地区和部门为了维护本身的利益,不再像“吃大锅饭”时那样听话了。因此,要实现蚕茧与丝绸生产的良性循环,既不能允许“蚕茧大战”那样的闹剧重演,也不能再沿用过去那种一味堵、卡、压,不尊重经济规律的老办法行事,不然不是统得过死,就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调整产业结构缓解供需矛盾
如何解决茧、丝、绸生产中的根本矛盾呢?不少专家认为,造成“蚕茧大战”的基本原因之一,是缫丝、织绸能力盲目发展,大大超过了蚕茧生产水平。据调查,现在全国缫丝与织绸设备能力,约高于原料供应能力的1/3,即使把蚕茧全部收购到手,也不能满足加工业的需要,这就造成了供需之间的尖锐矛盾,蚕茧之战,实际上就是供需之战。因此,专家们主张,必须继续对各省市现有丝绸企业进行整顿,坚决将质量差、消耗大、效益低的企业关停并转,把足够数量的茧丝送到技术水平高,产品开发和加工能力强的企业。
我国各地丝绸企业之间的技术水平和效益差距相当大。据有关部门统计,1986年全国平均每台织绸机提供的出口成品为2000米,上海则为1万米;丝绸出口合格率平均88.2%,江苏、浙江、上海为90%至94%,人均实现利税全国平均1700元,江、浙两省在1900元以上,上海则高达4772元。同时,由于上海和江浙一些大企业多生产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名牌产品,出口销价比一般产品高出10%至20%。这就是说,同样数量的原料,在这些企业里将创造出多得多的财富。这是一笔大帐。
导致“蚕茧大战”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有人钻多种汇率和特殊政策的空子,从中倒买倒卖,抬高生丝和坯绸的价格。特区出口生丝外汇基本全部留成,内地则只留25%,相差4倍。这就使有的公司可以用比国家规定的价格高出50%至80%的价格收购生丝,而内地企业则难以承受。
价值规律铁面无私
“蚕茧大战”与茧丝绸行业存在的价格问题有关。长期以来茧价偏低,农工贸之间利益分配悬殊,是导致茧丝绸行业各个环节关系不能够理顺的最大障碍,这是不少专家的看法。据上海不久前的调查分析,百米真丝绸的出口收益外贸净收入比农业或工业均高2倍。茧价偏低是长期存在的问题,浙江蚕农有个传统算法:“1亩桑田3亩粮,1斤鲜茧3斤肉。”如今他们说:“一把茧还抵不上一只水蜜桃。”1987年以来蚕茧短缺,竞相抢购,冲破了历史上的低价线,但又摆到了另一头,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合理的过高价格,使国家与企业受害,从长远看对农民也不利。专家们认为,这几次大战是价值规律显示了它铁面无私的威力,今后应该力求使价格更能够确切地反映价值和供求关系,兼顾国家、企业、农民等各方面的利益。
与此相联系,人们认为,要正确吸取这次“大战”的教训,今后既要加强计划管理,还得有组织有领导的建立蚕茧、丝绸市场,把宏观控制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做到该统的统,该活的活,统而不死,活而不乱,逐步走上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新的经济运行机制。
扶持农民发展蚕茧生产
据各地反映,“蚕茧大战”之后,农民养蚕的热情并未受挫,有些地方在积极扩大生产。防止“蚕茧大战”再起的正确办法,只能是发展蚕茧生产。
长期以来,有关部门对蚕农的习惯做法是多了砍(刹价、拒收),少了赶。前两年,他们老是害怕农民养蚕多了,直到1986年7月还在惊呼“全国蚕丝产大于销的状况有进一步加剧趋势”,主张砍。事实与他们估计的相反,全国很快出现了“缫丝缺茧,织绸缺丝”的紧张局面,1987年终于爆发了第一次“大战”。
要发展桑蚕生产,有专家建议,今后既要继续扶持老桑蚕产区,还可以同扶贫结合起来,在我国中部和西部贫困地区建立新的蚕桑基地。苏州市前两年经与贫困地区协商,已达成了在陕北、安徽、四川等地联合开发蚕桑基地的扶贫协议,这种做法,既帮助贫困地区发展了经济,也开辟了企业的原料来源,这是应当支持与鼓励的。
茧、丝、绸生产面临的种种矛盾,归根到底,反映了我国在这方面缺乏一套切合实际的产业政策,这是导致混乱的总根子。为了振兴蚕丝绸行业巩固并扩大中国丝绸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强大地位,必须改革现行体制,制定健全的蚕丝绸产业政策,理顺各方面的关系,防止“蚕茧大战”死灰复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