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面对时代的挑战——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3-08
第1版(要闻)
专栏:

  面对时代的挑战
——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
本报评论员
80年前的今天,美国芝加哥的女工在屈辱中争取人的尊严,在不平等中为做人的权利抗争。妇女作为独立的人,向社会提出了挑战。
80年后的今天,处在改革大潮中的中国妇女,再次面临历史性的抉择。现在,是时代和社会向中国妇女提出了挑战。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的宪法以及一系列保护、扶持妇女权益的政策法规的实施,为妇女走向社会提供了广泛的机会和保证,使我国相当部分的妇女在经济上、政治上获得独立地位,发挥了自己的才能。新中国妇女4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不仅对于妇女认识自身的价值至关重要,而且对于社会判别与认定妇女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作用也十分重要。实践证明,中国妇女已经成为中国两个文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生力军;社会生活也因为有女性公民的参与而更加丰富、和谐,充满生机和魅力。
十年改革使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也使我国广大妇女受到冲击,面临挑战。许多妇女已经习惯了由社会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习惯了以不变的程式扮演着固定的角色。但是,改革使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观念都发生了调整变化,竞争机制的引进又使得每个女性必须作为独立的人去选择,去参与竞争。社会在选择每一个人,每一个女性也要重新认识自己的需求、能力与价值,选择最佳的生活方式(包括生产、工作)。只有这样,才可能清醒而积极地参与竞争。这既是社会对中国妇女的挑战,也是社会给予女性的机会。
面对挑战,一些对社会变化以及参与竞争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缺乏知识技能积累的妇女感到困惑、焦虑,甚至束手无策。但大多数妇女欢迎改革带来的变化,而且逐步适应了竞争的环境。改革使中国妇女的竞争能力增强了,也使被淡化,甚至被压制了的妇女的主体意识得到复苏。
妇女参与竞争的一个严重问题,是社会竞争条件的不平等。妇女担负着社会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两重重任,加上社会福利事业的不发达,妇女几乎承担了大部分操持家务、抚育子女的任务。沉重的家务消磨着妇女大量的精力和才智,使妇女,特别是高层次女性人才的成长受到牵制。同时,由于陈腐观念和偏见,也由于妇女的许多实际困难得不到有效的帮助和解决,妇女在受教育、参政、就业等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或冷遇,有人说,现在是“负重女子”与“轻装男子”在赛跑。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我们呼吁社会为女性提供平等竞争的外部条件。
当前,中国妇女更要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发挥自己的优势,发掘自己潜在的智能优势和创造力,努力在竞争中提高自身素质,成为能够参与社会竞争、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妇女。这次全国妇联表彰的1008名“三八”红旗手和504名全国优秀妇联干部,就在各条战线,各种工作岗位上顺应时代,顺应改革,做出了创造性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赞扬。
中国妇女,勇敢地迎接时代的挑战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