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死者对生者的挑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3-08
第4版(社会生活·体育)
专栏:社会广角

  死者对生者的挑战
本报记者 舒瑜
我们面临的不仅是经济、科技的挑战,也面临着死者的挑战。
据有关部门测算,去年我国约有死亡人口650万,其中火化者仅180万。就是说,全国尚有470万人实行土葬。除去西北等边远地区利用荒山土葬外(大约近百万人),有370万人土葬占用的是世世代代赖以生存、发展的耕地。若以每座坟头占有0.2亩计算,全国每年丧失耕地74万亩,比塞舌尔的整个国家面积还要多。
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3%,人均占有耕地仅为世界人均占地的1/3,相当于美国人均耕地的1/7。30年来,我国土地净减2.4亿亩,等于一个法国。近几年,平均每年约减少800万亩耕地(相当于一个青海省的耕地),年少产粮食25亿公斤。土地在一天天被吞噬,人类的生命圈在缩小,而殡葬陋习导致的乱占耕地的势头却有增无减!
人口不足700万的温州,七山一水二分田。但在这里,每年却要冒出3万座坟墓,每年约损失100万平方米的土地!乐清县虹桥乡农民尚某花5000多元扩建太祖坟,墓区的水泥空地上足可以容纳十几个人坐着开会。瑞安县一个陈氏宗族墓造价2万余元,占地265平方米。在一些地方,坟头已成群体建筑,古老的椅子坟逐渐向凉亭式、园林式陵墓发展。浙江每年因修坟损失耕地相当一个中等县的全部耕地;河南省1500万个旧坟不仅占地30万亩,而且每年还有33万多个新坟出现在农田里。星罗棋布的坟墓就像大地母亲身上的累累疤痕,令人触目惊心!
建坟之处,树木一片呻吟!在温州,办丧事盛行砍“风水树”。墓周树木伐尽,坟头青草萋萋。据统计,仅棺木用材一项,每一死者平均用材0.5立方米,全国每年有230万立方米的木材被埋葬掉,相当于我国四大林区之一福建省一年的采伐量。
死者对生者的挑战,最突出的还表现在封建僵尸仍在现实生活中“还魂”。近年来,湖南临湘县部分干部群众争“祖业”,占“龙脉”,纠纷、械斗时有所闻。1987年以来,全县共建“活人墓”5000多座,其中干部、职工建的达35%。温州一些地方,小孩刚出生,坟都已经造好了。
建“活人墓”甚至成为某些地方衡量儿女是否孝顺的“标志”。而一些儿女热衷于建“活人墓”,却对活着的老人漠不关心。据中共湖南省临湘县委办公室调查,建“活人墓”的户中,有一半的老人晚景凄凉,有的老人甚至靠乞讨度生。该县大屋村彭某,给在世的父亲建了“活人墓”,墓碑上赫然刻着“孝子”字样,然而他对父亲平常的侍奉却是又打又骂。其父死后,彭某大办丧事花去3000多元,倒被村里一些人誉为“孝子”。
土葬盛行,丧葬“消费”也日渐加码。求神拜佛、烧香烧纸、请和尚道士念经,哪一项少得了钱?温州流传着“富不富看坟墓”,在造墓的规模、式样上竞相攀比,一个死人往往要“吃掉”一两个“万元户”。江苏省宜兴县1987年丧葬费是1110万元。湖南省一年丧葬“消费”达7亿元人民币。不少当事者因大办丧事而债台高筑,甚至倾家荡产!
殡葬陋习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早已失业的巫婆神汉又重操旧业,一批“剪冥衣”、“印冥钱”、“扎纸彩电”的“迷信专业户”应运而生。民政部有关人士认为,殡葬陋习是到了认真清扫的时候了。但是,仅靠行政命令是不能奏效的,全社会都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