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情绪、理性和参与意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3-09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人民论坛

  情绪、理性和参与意识
黎烈
《牢骚发过之后》(2月20日)、《也说“牢骚”》(2月28日)从不同角度分析牢骚出现的原因,读后很受启发,这里只想对如何对待牢骚作点补充。
不论是何种原因引发的牢骚,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牢骚,曲折地反映现实生活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以及人民群众的意见和愿望。牢骚的产生有它的必然性。牢骚中蕴藏着参与意识,是一种变了形的参与。对作为人民公仆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不能期待牢骚绝迹,也毋须惊慌不安。好话要听,正面提意见要听,牢骚也要听。牢骚是社会舆论的一部分,是一种信号,从牢骚中可以分析它所表达的群众的疾苦、意见与愿望。同时,也可以对牢骚予以引导,使之不仅宣泄人们的烦闷,更增强人们的参与意识,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与创造精神。
遇到愤懑不平之事,发发牢骚,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乃人之常情,虽圣贤也在所难免,何况我辈凡夫俗子。然而,牢骚毕竟只能抒发抑郁不平、表达烦恼不满的情绪,对使人困惑的问题与弊端的解决、对腐败现象的消除却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无补于实际。任何人,如果整日价地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势必影响情绪,有害身心健康,“牢骚太盛防肠断”。
任何个人,都是作为群体的一员生活着的。如果每个人都牢骚发个不已、到处寻求发泄,相互感染,相互影响,骂娘之声不绝于耳,不满情绪充斥弥漫,一切都情绪化了,那样,就不可能理性地认清我们的时代,看不清我们面临的问题与困难是前进中的问题与困难,而丧失信心。这将严重影响人们的精神状态,有背时代精神。
现在,我们正处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刻,需要振奋精神,提高信心,努力奋斗,气可鼓而不可泄。
诚然,从牢骚的形成来说,不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负责。对不合理、不公正的问题和腐败现象,每个公民都有权表示不满和提出意见,也有责任为消除弊端和腐败现象尽自己的义务,承担自己的责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发牢骚,表示不满,是为了使社会更公正、更合理,但光发牢骚毕竟无济于事。重要的是理性地对待存在的问题,进行平心静气的科学分析:哪些需求是合理的、可能满足的,可以督促有关方面迅速实施;哪些需求在现实条件下根本不可能做到,是过急过高的需求,应该抑止;哪些困难与弊端,只要有正确的对策就能克服,不妨积极想办法、提建议,使政府集思广益,作出正确的决策;哪些弊端与腐败现象,是改革中新旧体制交替之际难以避免的,大家都来想办法,把它限制在最短的时间和最小的范围之内,不让它泛滥成灾……
总之,牢骚作为一种情绪的宣泄可以理解,但就促使问题尽快地得到解决而言,牢骚的参与远不如理性的参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